我,班主任,被迫营业(406)
事实上,就连10班负责这次表演设计和编排的王笛等人,也没想到演出能达到这种效果。
按钱增增的最初想法,选用《海贼王》的片头曲,只是因为这首歌大多数同学耳熟能详,不用花太多时间去学习。
包括全程跟踪这次排练的高松然,都对如此强烈的反响感到不可思议。
合唱节上同学们的高声呐喊,从内心深处爆发出的热情,让高松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高中时代。
那不过是不到十年前的事情,如今回想起来,却仿佛隔了好几个时代。
他的高中并不像三中这样提倡素质教育,也没有明面上宣传“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相反,一切都围绕高考展开。
离高考还有整整一百天的时候,学校特意组织了一场高考誓师大会。那一天,整座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被红色的标语覆盖,印着诸如“奋战百日,决胜高考”、“今日拼搏,明日成功”之类的口号。
年级第一的学霸被推到了主席台上。他起先有些紧张,声音还带着轻微颤抖,可没多久,就变得激昂起来,声嘶力竭地喊道:“这是我们为梦想拼尽全力的时刻!我们一定要突破自己,让父母骄傲,让学校为我们自豪!”
高松然至今记得,当时台下的同学们反应多么热烈。
所有人先是安静地听着,但很快,整个操场便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呐喊。一些学生紧握拳头,举到耳边,摆出一副发誓的姿势,嘴里大声附和着台上的话语。
还有人吼着吼着,眼眶不觉就湿润了,似乎被自己心中的目标和未来感动得热泪盈眶。
作为站在人群中的一员,高松然同样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
但也就是在那时,一种微妙的想法悄悄冒了出来,像一根细细的刺扎在了他滚烫的情绪中。
这样的呐喊,究竟是发自内心的信念激励,还是被强烈的集体氛围裹挟下的情绪宣泄呢?
如今,站在合唱节的礼堂里,感受着10班同学表演带来的震撼,高松然仿佛明白了自己18岁那年未解的疑问。
无论是誓师大会上的声嘶力竭,还是今天合唱节上的情感共鸣,本质都是一样的——这是同学们在面对沉重学习压力下的一种心理宣泄。
高松然在大学读教育心理学的时候,曾学到过一个理论:青春期的学生,在面对高压环境时,就需要找到出口释放压力,也会下意识地寻找群体归属感。
大概这就是誓师大会和今天合唱节,大家表现的共性吧。
誓师大会上的呐喊是学校发起并鼓励的,的确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氛围;而合唱节这样的创作性情感表达,却更能让学生们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高松然觉得,今天孩子们嘶吼的那一句句“We are”,比高考誓师大会的呐喊更具情感深度,因为他们表达的不仅是对学业挑战的渴望,更是一种面对未来人生的宣言。
不知不觉,回到办公室的高松然已经在随身的笔记本上奋笔疾书,把今天的感悟一字一句写下来。这是他的习惯——无论是教学中的灵感还是学生们带来的触动,他喜欢记下来,便于日后回顾。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班里的两个留学生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第344章
看到高老师似乎还在忙碌,两个学生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没有打扰他的意思。
直到高松然写完最后一个句子,抬头伸了个懒腰,才发现站在一旁的两位留学生。
他愣了一下,表演早就结束了,交流活动也在两天前正式画上句号。按理说,这两位学生应该早就离开三中了,怎么他们还在这里?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率先开口的并不是一贯热情大方的艾米丽,而是向来内敛的小岛。
他上前一步,站得笔直,鞠了个标准的霓虹式深躬,随后用带着些许口音的中文说道:“高老师,在10班的这一个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谢谢您和同学们,让我和艾米丽有了今天这样难忘的体验。”
高松然想说什么,却发现艾米丽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这个热情外向的雷鬼国女孩向来直率,她竟当着高松然的面,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激动的情绪,让她顾不上交流活动初期带队老师叮嘱的“尽量练习中文,用中文对话”。
此时她的内心情感,只有她的母语英语才能表达出来——反正高老师是英语老师,不用担心他听不懂。
“高老师,今天的表演真的让我觉得自己活得如此真实!”艾米丽哽咽道,“尤其是和大家站在台上,那种感觉美好得难以形容。我会永远珍藏今天的回忆,也希望自己未来能像今天这样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
高松然同样颇有感触。他递给艾米丽一张纸巾:“你们的真心,我和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艾米丽,小岛,你们让10班的同学看到了另一种青春的模样。或许我们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会让彼此感到陌生,但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我们的舞台才那么绚烂。”
艾米丽吸了吸鼻子,努力镇定下来,点点头。
小岛低声道:“我们、10班的同学们,都是航行者,虽然目的地不同,但一起走过的旅程,永远不会忘!”
刚刚平复了一些情绪的艾米丽一听小岛这话,瞬间再次泪如雨下。
高松然和两人抱在一起,说道:“这段时间,你们也教会了10班很多东西。我相信,10班也一定会成为你们在华国的独特记忆。未来的路很长,愿我们都能继续带着这份热情走得更远。我们保持联系,以后说不定还能再次在航线上相遇!”
送走两人后,高松然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两人彻底消失在视线中,他才长长叹了口气,转身,回到自己办公桌前。
坐下的一瞬间,他忽然觉得眼眶一热,赶紧低头假装整理桌上的教案。可还是忍不住伸手捂住脸,吸了吸鼻子。
两个二十出头的外国年轻人,只和自己和10班的学生相处了短短一个月,告别时就流露出那么深的感情。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两个月后,10班也将成为三中的历史。
这是他带的第一个班啊。
虽然接手10班的过程一度有些匪夷所思,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班也是他从菜鸟教师一步步走来的见证。这是他付出最多精力和热情的一批学生,他几乎看着这些“后进生”一点点蜕变,逐渐成为全校师生津津乐道的焦点班级。
他心里很清楚,这其中离不开金手指的帮助,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止他的成就感无比强烈。
这些孩子让他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他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能带来什么。
只是想到几个月后,他们就会带着毕业证和青春的梦想离开这里,迈向各自的人生道路,高松然心里便涌上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
“毕业那天,我会哭成什么样?”他自言自语。
他忍不住去想象那一天,教室里或许会有不舍的拥抱、热烈的掌声,和数不尽的泪水。
可无论是他还是学生,都必须学会与这段时光告别。毕竟,告别也是人生路上必经的过程。
班里有的同学,如吕鸥冉,已经在过早的年纪体验过了最残酷的生离死别,而大多数同学还没有经历过作为成年人的第一次告别。
“孩子们又会多舍不得我呢?”
高松然摇了摇头,不敢再往下想。
他拿起笔,随手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教育的意义,不止是教会孩子们知识,更是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感谢你们让我看到,青春的热血从未远离。”
写完这句话,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
高三10班的最后几个月,整个班级显得忙碌又充实。虽然一些同学因为已经保送或决定出国留学,不需要参加高考,但他们依然选择回到教室,和其他同学一起度过这段重要的日子。
黄莹莹的家长帮她联系到了一所米国大学。她的成绩实在有些不够看,即使有钱能使鬼推磨,也只能申请一所许多人听都没听过的普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