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主任,被迫营业(394)
白领张浩伟的高中三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埋头题海,仿佛一台毫无感情的做题机器。
考上大学、进入职场后他才发现,分数并非人生的全部。
在学校,连最基本的男女同学正常交往都被严格限制,甚至同性之间多说几句话都可能遭到质疑。
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亲密,因为老师总是明里暗里提醒:“你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高考时,只要比别人多一分,你就赢下成千上万的人。”
虽然这话在当时听起来无比有道理,但步入社会后,张浩伟才意识到,这份竞争意识早已成了他性格里难以摆脱的一道枷锁。
工作中,他将这种心态延续到了同事之间。哪怕在培训新人时,也总是藏着掖着,不肯把该介绍的知识全部讲清楚,总觉得新人学会了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明知道这样的心态不对劲,但在十几岁那段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已经将“人人皆是对手”的竞争心态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再简单不过:一个技术能力尚可、但情商低到令人发指的小镇做题家。
26岁的他,尽管工作尚算体面,却在生活中四处碰壁。家里催了无数次相亲,可因为从未与异性正常相处过,每次都碰得头破血流。
没有伴侣,甚至没有好友能一同喝酒聊天,他每天孤身一人回到出租屋,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孤独。
为了排解空虚,他拿出手机,百无聊赖地刷起了“淅沥淅沥”视频平台。
刷了几个小游戏视频后,“女团成员的高三日常”账号跳了出来。
这个账号,张浩伟已经关注了数月有余。视频的主人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女团成员,主打青春活力,而非性感风格的那种女团。
奇怪的是,他原以为自己这个年近三十、只短暂牵过一个相亲对象手的男人,应该会对性感或者成熟风的女明星更感兴趣——毕竟,那样的,形象似乎更能排解他的孤独和压抑。
但出人意料的是,正是这个主打青春阳光的女团,让他隐隐间感到治愈。她们的一颦一笑,似乎弥补了他从未完整体验过的青春时光。
潘梦影无疑是团队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舞蹈功底极佳,据说小时候还练过体操。
张浩伟甚至还听说过关于她的一些八卦,比如在帝都一家餐厅里,和一位中性化打扮的女同学一起吃饭,被误认为是“交了男朋友”,结果闹出了乌龙事件。
就在这个女团开始小有名气时,却传出潘梦影要回学校读高三的消息,还要边上学边拍视频日记,记录作为艺术生的日常生活。
这种有趣又特别的人设,自然让张浩伟忍不住关注了她。
视频一开头,冬日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桌面上,轻快的背景音乐映衬着一切显得格外明亮。
随后,潘梦影后期剪辑的声音响起:“这是我们10班,不一样的10班。”
镜头缓缓扫过教室里的书本、黑板,以及正在早读的同学们背影——所有人的脸都被贴心地打上了码。
看着画面,张浩伟忍不住有些酸涩:果然,大城市里,有钱人扎堆的高中,和他当年就读的内陆县中氛围完全不同!
镜头一转,时间切到了某个课间。潘梦影将镜头对准自己,笑着说道:“兄弟姐妹们,物理实在是太难了!我这个艺术生是真的做不来,今天只能求助高手了!”
画面跳到她拿着上节课刚发下来的试卷,跑到一位同学的座位前。
试卷上写着大大的63分。满分100分的卷子上,这分数只是勉强及格。
看到这儿,张浩伟带着几分轻蔑冷哼一声:“果然是艺术生,成绩也不过如此,估计去问问题也是装装样子吧。至于那所谓的‘高手’,又能有多高?大城市孩子就是好,不用像我们那样卷上天……”
潘梦影请教的第一道题是与天体运动相关的计算题。张浩伟盯着屏幕扫了一眼,心里冷笑了一声。
这种题,放在他高中的时候,根本不用花五分钟就能轻松搞定,那些公式他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可如今,高中毕业八年,他已经记不清任何细节。
画面中,那位被请教的吴同学脸上被打了码,但从声音中可以听出,他的语调有些尖细。
张浩伟再次哼了一声:“娘娘腔……”
然而,接下来的几分钟,却让他对自己的轻视感到羞愧。
吴震寰看着题目,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讲解。第一种是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公式推导,比如GMm/r^2。
看到这一公式,张浩伟瞬间想起自己高三时为了死记硬背这些内容,付出了多少痛苦与汗水。
视频中,潘梦影的表情似乎依然带着些许疑惑,显然背诵公式对她来说并不容易。
吴震寰清了清嗓子,又换了种讲解的方法。
“被苹果砸了脑袋,牛顿开始猜想所有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会相互吸引——质量越大,引力越强;距离越远,引力越弱。”吴震寰从这个著名的故事切入,娓娓道来。
先讲万有引力理论的起源,从最初的猜想到公式的雏形,再到如何证明万有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他甚至详细讲解了卡文迪许如何设计实验测出引力常数的过程。
“卡文迪许用了一个像扁担一样的轻巧横杆,两端挂着两个小球。横杆的中央由细丝悬挂,可以自由旋转。他还在小球旁边放了两个更大的铅球,大球靠近小球时,小球会受到引力,导致横杆轻微旋转。与此同时,悬挂横杆的细丝也会产生扭转力,对抗这种引力。当两种力平衡时,横杆就会停下不动——你知道的,这叫受力平衡——通过测量细丝的扭转角度,卡文迪许间接计算出了引力的大小……”(*)
张浩伟听到这里,忍不住有些惊讶。他还记得,高中时,老师的要求从来都是把引力常数 G 的数值背下来,至于“这个常数是谁测出来的、怎么测出来的”,根本没人关心,也没有人讲过。
毕竟,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里,考试用公式解题才是最终目的。
吴震寰继续滔滔不绝,甚至讲到实验中的技术难点,比如当物体很小时引力太弱,需要横杆和细丝极为敏感,才能捕捉到微弱的变化;还介绍了卡文迪许当时是如何排除向空气流动等干扰因素的——深入浅出,有趣有味。
张浩伟听着,竟有种上了一节科学史的错觉,心里不禁嘀咕:“这男生题是会做,但估计也就是个爱看闲书的吧。否则高三那么忙,他怎么能知道这么多冷门知识?”
虽然依旧有些酸意,但他不得不承认,吴同学的讲解让人开了眼界。
画面切回潘梦影的怼脸自拍:“听了吴同学像讲故事一样的解释,突然觉得背公式没那么难了。”
回到座位,她又补充了一句:“小吴就是这样,如果一种方法讲不通,他会换另一种思路来解释,直到你听明白为止。没办法,这可是高二就拿了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大神,含金量不是一般高啊!”
等等,张浩伟一时间竟有些没反应过来——那个刚刚还被他称作“娘娘腔”的人,居然是参加物理竞赛的学霸?!
细想下去,他忽然感到一阵羞愧。人家这种学霸,显然比自己当年全面得多。回忆起自己的高中三年,张浩伟满脑子都是试卷、题海,以及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他从未真正体会过什么叫“自主学习”,在没有老师盯着的时候,都难以管住自己。大学第一年,他还因为不适应这样的自由,差点挂掉一堆科。
而眼前这个“娘娘腔”,不仅题目做得好,给人讲解问题时,还能做到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更难得的是,他竟然对物理史上的那些灿若星辰的伟人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趣味盎然。
尤为让张浩伟想来有些后怕的事,这样一个大神在帮同学解题时,竟然一点私心都没有,仿佛生怕别人听不懂。他会耐心地换各种思路,一种方式解释不明白就再换一种,甚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别人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