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256)

作者:linnay 时间:2025-01-18 11:03 标签:无CP 校园 系统 轻松 升级流 日常 群像

  赵华枫道:“这一次的调查报告和前两次的确不一样。如果说最终目标是引发尽可能多的人关注这件事,那么,我们面临两个艰巨的挑战——而且是两个相叠加的挑战。”
  “两个挑战?”王伟不解其意,在他看来,调查报告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文章被压下去之前,要送达尽可能多的人群呢。第二个挑战……难道说的是孩子们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吗?
  “假如我们的敌人发现了这篇文章、下压热度之前,全国有100个人从各式各样的渠道刷到了这篇报告的标题。这100人中,最少有70人发现这篇报道的主题是什么环保、什么化学污染——而不是汽车股票、体育游戏、明星八卦、时尚美食,也会瞬间失去兴趣,点都懒得点开。”
  “剩下30个人中,对时事稍微关心一点的,发现这件事发生在离他们几十、几百公里之外的运夏市,而不是本地新闻又会跑掉20个人,到最后刷到报道标题的人。10个人会继续往下翻,这10个人中再有五个能看到文章末尾,便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赵华枫并不希望自己的文章为了夸张而去夸张,只为吸引眼球,就去起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这违背了她作为调查记者的理想和初衷。
  调查记者就要用事实说话。
  王伟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我们现在的难点就是将这10%和5%的比例提高。可不可以在报道的开头,故意隐瞒事件发生的地点,不让读者知道这是在离他们挺远的运夏市?全国任何有一条河流的城市,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
  赵华枫犹豫着:“可以是可以……”
  但她不太情愿。新闻三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刻意模糊任何一个要素,都会有哗众取宠之嫌。这样把人骗进去关注他们原本无意关注的话题,和那些用“震惊体”标题吸引读者的无良小编,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说她有良心也好,自命清高也罢,反正赵华枫不愿成为哗众取宠的人。
  两人的坚持不好说谁对谁错。但他们有一点意见是统一的:必须想办法让缺乏基本化学知识的普罗大众,也能在点开第一时间就了解多氟烷基物质的危害。
  这样,继续读下去的人才会更快意识到,为什么文章里要说一家化工厂作恶多端,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要不我们多注册几个账号?你写的文章,多拟几个不同的标题。一旦决定发表,同时发在不同的账号上。他们或许能删掉一个账号、一篇文章,却很难监控整个网络。多有一篇文章撑过一分钟,多被一个人看到的机会也就大一些。”
  两人已经绘声绘色地聊起如何自己给自己当“水军”了,刘二明小声插嘴:“也就是说,在我们发布报道之前,要先对目标受众进行预热。”
  “是的,”王伟回答。“只要能调动起人们的情绪,那么哪怕对化学对环境对公共卫生毫无了解的普通人,也会开始理解为什么,和自己千百里之遥的化工厂违规排放有毒物质,也会对自己造成危害。”
  最后的数据整合、分析完毕,再将拼图的最后一块——结论递交给赵华枫。预计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成最后的工作。
  也就是暑假结束前,王伟希望开始第二次爆料。
  高老师是王伟事件中罕见的知情还成年了的人。王伟当局者迷,刘二明和赵华枫还都是孩子;高老师虽然知情,但从来没参与过调查研究,应该相对是客观的吧?
  听了刘二明讲述他们二次爆料的相关计划,高松然在电话另一端,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这样太危险了。赵华枫发表了前几篇批评文章,都差点让她被学工处批评。你是知道的,咱们三中虽然打着‘鼓励学生发扬个性’的旗号,但校领导层面其实很怕事。”
  确实。三中办事财大气粗,愿意掏钱,但领导层还是小家子气。倘若这一次赵华枫遭到化工厂及其背后力量的报复,以三中那群校领导的德行,肯定第一时间把三中撇干净,放赵华枫一个未成年人独自承担瑞宜化工厂和背后势力的怒火。
  刘二明有些失望。他跟着王伟做实验,父母同意了,高老师起初也没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半年过去,数据测完了,要出成果了,怎么高老师还要突然告诉刘二明,“你做的事情不能公开发表”?
  难道都是白用功吗?
  高松然提出,调查报告依然可以发表,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文稿写作,这份功劳全记在王伟一个人头上就行。
  刘二明兢兢业业测量数据,报告上不能写刘二明的名字;赵华枫最后为这份重磅调查报告定稿,但最终的稿件也会记在“作者王伟”名下。
  刘二明和赵华枫两个热血方刚的学生,初听高松然这么说,齐齐摇头。可冷静下来了,高老师站在他们的角度,完全为他们的这个团队着想,是整体风险最小的策略。
  参与爆料带来的名誉,比起人身安全来,什么都不是。
  刘二明没说话,赵华枫却提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自古真情动人心。如今让人动真情的,无非就是文艺作品了。硬核的化学知识、调查报告不能那么快拿出手,但我们可以利用虚构故事的力量传达理念嘛……”
  高松然在电话那头听得有点懵:赵华枫这话锋一转是想干什么?不写纪实报告,改编故事赚人眼泪了?
  说起“编故事”,10班倒是有人擅长此道……
  赵华枫提到了“温云茵”三个字,高松然知道,他和赵华枫想到一处去了!


第214章
  放了暑假,温云茵一头扎进了她的小说创作世界。语文老师徐扬帆对她的才华赏识有加,还特意为她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暑假见闻、读书笔记、命题作文,每位同学的暑假作业要写五篇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
  但温云茵是个特例。由于她的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徐老师大手一挥,免除了她写作文的负担。
  她上一本小说作品《尼罗河之夜》,在完结的第一时间被高松然的米国导演朋友马修买走,改编成剧本。
  翻译、改编飞速;拍摄地点选定、预算敲定,日常的筹备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演员都是导演马修的熟人,拍摄日程紧张。马修相信,这部电影能在一年内成功上映发行。
  篇幅不算长的《尼罗河之夜》写完,温云茵没有丝毫停歇,无缝开新,又兴冲冲地开始了新书的创作。这一次,她塑造了一位在不同世界里攻略帅哥的女主角。
  在高松然看来,这故事有些许“玛丽苏”之嫌。不过,十几岁的读者对此情有独钟,他也犯不着阻止温云茵的创作热情。
  不过,新书的创作过程却远没有先前的作品那般顺利。在写作的过程中,温云茵发现,自己更擅长的是构建一个宏大、史诗般的世界观,而不是快速推进情节的小故事。
  她喜欢对自己笔下的世界做详细的背景铺垫、构建复杂的世界观,深入探讨历史、文化等宏大的主题,还会花费大量笔墨,不遗余力地营造氛围感,刻画角色的成长历程。
  然而,这样缓慢细腻的叙事节奏,并不适应快节奏的单元故事。过多的场景和交织穿插的角色情节,使得单元文中的故事显得颇为冗长、拖沓。
  在写作中迷失了方向,温云茵只得将这篇《攻略帅哥大作战》草草结尾。她还在构思下一部作品的内容之时,赵华枫却找上门来,带着现成的题材,希望温云茵能将其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和王伟探讨如何迅速有效地将王伟两年来的发现公之于众时,赵华枫提到了温云茵这个名字。高老师对此似乎也很赞同,认为找温云茵帮忙,不至于将大家都推上风口浪尖。
  只有刘二明百思不得其解:温云茵,10班的语文课代表,一个写小说的,她能起到什么作用?
  在华国的高中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一种偏见:理科比文科更有前途有价值,大部分高中老师还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灌输“只有理科学不好的同学才会被迫学文科”的观念。

上一篇:无罪推定

下一篇:他们都抢着叫我Daddy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