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世子经商致富后揣崽跑路了(179)
他红了眼眶,“昭儿不能去那里。”
荣伯听了这半天,明白了,“所以你说的妹妹,就是这个昭儿?”
张勇点点头。
荣伯皱了皱眉,多少有点不喜他这般的算计——先不说明情况,诈他签下保书后才道明实情,还故意带着印泥在身上。
无论班主如何考虑,做过戏班台柱子的女孩多半难赎买,荣伯没那么多银子来办这件事,但也不至于会全然见死不救。
于是他扶了张勇起来,皱皱眉道:“……我会与东家商议。”
张勇一愣,没明白,“和东家商议?”
“你那妹子的身契,不还要赎买么?”荣伯有点没好气,瞪他一眼道,“我只是个管事,还做不得那么大的主,能花钱买个戏班的台柱子!”
张勇眨眨眼睛,忽然破涕为笑,他拦住荣伯急道:
“您误会了!妹妹的身契我已从班主手中赎回了,不用您和东家费心,我给您磕头讲这个,是因为……”
他挠挠头,尴尬道,“是因为怕您嫌我带着个姑娘,东家安排起来住宿不方便……不是要诈您替我去赎买。”
张勇带着印泥,也是因为他这几日都在办身契的事,涂个方便就干脆带在身上了。
荣伯知道自己误会,却忍不住要吃惊,“你……给赎了?!”
戏班名角儿、台柱的身价可不低,荣伯虽不听戏,却也听街坊邻里议论过:少的在几百两,多的可能几千两都拿不下来。
荣伯看着张勇,眼神里写满震撼。
旁边的小钟点点头,看向张勇的眼睛里,就只有四个大字:你好有钱!
张勇被他们盯得脸热,“那是我从业以来的全部身家了,所以才着急要找个包吃包住的地方……”
听到这,荣伯对张勇那点反感又烟消云散了:
这年轻人有担当、能护持幼妹,而且恭敬知礼、拾金不昧,人品各项上都端正,是个可用的人。
荣伯想了想,给张勇一颗定心丸,“我们庄上也有一位娘子住着,东家不忌讳这个,房间上可以安排你们兄妹同住,等你妹妹再大些、可单独分一间单住也成。”
张勇听了,自是感激不已。
倒是小钟想了想,站起身询问,“那……张大哥,你那妹子认字……咳我是说,想见个工吗?”
他本来想问认不认字,后来又想着人家是戏班的台柱子,可能多少是能识文断字的,就改口成了见工。
解当行的人手不足,小姑娘十三岁是小了些,但也可以帮忙做些洒扫、整理的工作,而且女孩子多半心细,识字的话做库房录入也好。
张勇惊讶异常,万没想到还能遇上这样好的东家。
他高兴坏了,连连说了好几个“会会会,昭儿认识字,她还会背好多诗呢,我、我这就去找她来!”
荣伯想了想,叫住张勇,“张先生等等,不如我请两个人跟着你回去,你们收拾了行李直接搬到我们撞上住,迟则生变,也防备你们班主反悔。”
张勇想想也是,谢过荣伯后带了两个人过去。
没想走出一段后,张勇又返回来,他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忍了又忍还是告诉小钟,“您那只玉镯可能是假的,若还能退,便退了吧?”
小钟和荣伯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张大哥你还懂这个?”
张勇摇摇头,憨憨一笑道:“我其实也不懂,只是走南闯北见得多了,看过好几回这种涂染的技艺。”
小钟哦了一声,没再开口说话。
等张勇他们几个走远后,荣伯笑笑,“那这张兄弟,倒很适合来解当行。”
小钟点点头表示认可。
不多一会儿,张勇就收拾好东西带过来,他们还在路上遇着了派发完彩单的小邱。
小邱那样的伶俐人,几句话功夫就给张勇兄妹的背景套个精光:
不仅知道了他们是鄂州人,还知道了他们家原本就住在鄂州城里、爹娘是贩丝卖布的小生意人。
后来张父走丝时商船倾覆,虽会凫水、但货物尽失,他一时想不开就寻了短见,而张母也被要账的人活活逼死。
那时候张勇虚岁七岁、昭儿才刚满岁,两个小孩在亲戚家辗转了半年多,就被舅母卖给了棠梨班的班主。
张勇每日是又要学艺、又要照顾妹妹,所谓挨最毒的打、吃最少的饭,还要做最多的活儿。
好在后来昭儿被萍娘看中,他们兄妹才渐渐混出点模样。
只可惜萍娘薄命……
说到这里,张勇又谢了一回,“若非今日遇着各位老爷,我们兄妹还不知要怎么办呢!”
小邱会来事儿,掏钱雇了辆小板车,给昭儿和行李都推上去。
他本来还想请荣伯也上去坐,被荣伯笑着斥了一把,“去去去,我还没老到那份儿上呢!”
“张大哥也别跟我们客气了,”小邱自来熟地拍拍张勇肩膀,“我们铺子里没那么大的规矩,您只管尊着东家、荣伯和朱先生,叫我小邱就好。”
张勇笑了笑,应了。
张昭儿这姑娘生着一张鹅蛋脸,柳叶弯眉、上挑的飞凤桃花眼,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包袱,听着哥哥和这些人说话,没多久也渐渐融了进来。
她也是个机灵懂礼会看人脸色的,到丰乐桥时,已脆生生喊了小邱哥哥,说了好几句俏皮话逗得小钟脸红、荣伯乐得直捋胡子。
如此几日后,云秋便知道了他解当行上的伙计招了一对兄妹。
听得荣伯禀报后,他也专门吩咐了工匠,将其中两间房子改了改,做成套间的模样,中间墙壁上开一扇门、门内侧加把锁,钥匙就给张昭儿。
外间就分给张勇,这样小姑娘住在他们铺上也多一重保障。
如此一个月后,到十月上。
恒济解当的牌匾和楹联都做好了送过来,忙碌了半个月的云秋,这时候才后知后觉地听说——凌以梁的右腿彻底废了。
他有些懵然:那日他入宫时不都还好好的?
点心解释了一道前因后果。
当云秋听着那块蜀锦鞯最后竟是被发现在凌以梁马上时,他的眼睛倏然就瞪圆了——小和尚这是变的什么戏法?!
正想着,门口忽然传来张昭儿的声音——
“公子,我们铺子还没开张呢!”
小姑娘被云秋发派到门口洒扫,准备收拾干净择日开张。云秋抬头循声望去,却先闻着一股熟悉的桂花香。
“桂花糕!”他一下蹦起来迎出去。
来人叹了一气,在递出去糕叠的同时刮了他下鼻尖,“……我不叫桂花糕。”
“嘿嘿,”云秋捧着陶记熟悉的桂花糕,晃脑袋蹭蹭他、企图蒙混过关,“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李从舟垂眸笑,没告诉云秋其实他每天都会来、隔着惠民河远远看上一眼。
今日下值早,他路过陶记时难得见排队的人不多,就鬼使神差地跟过去排了、买下最后三叠。
“以为你今天开业。”他随口胡诌。
“啊,那不是呢,”云秋一边低头去拆桂花糕上的系绳,一边给他介绍店里的新招两兄妹,张勇在门前钉挂匾的钉子,“日子还没请人算呢。”
“这样。”李从舟听着,漫不经心地瞥了眼张家兄妹。
荣伯认可的人,想必也不差。
他的头发已经蓄起,今日随意挽起来高扎一束,从顾云秋的角度看,还真有几分像宁王年轻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