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BOSS的职业修养[快穿] 下(101)
“您是如此英明,陛下。”
皇帝突然眼睛一亮:“罗刹的西方土地,是否会有些不稳?”
将军和元老们也兴奋了起来,不需要回去解散兵团了,这么干必定会引发公民的不满,最近让公民不满的事情已经够多了……
大食没与罗刹打过,但他们和罗马打过,罗马和罗刹打过,且他们看见了金鹏国的惨状,最终得出结论——不是罗刹太废物,是大楚太能打。
大食和罗刹互掐,又经历了国内的内战,政治构架的关系,大食目前状况比罗马平稳。他们答应罗马出兵,完全是怀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可假如不是便宜,是硌掉牙的硬骨头,那他们还是继续和平贸易吧。
大食本就是目前国际贸易中的知名二道贩子。
中原的船到西边,西边的船到中原都经过大食的城市。他跟罗马打生打死,也因为罗马不想让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了。陆地上虽罗马已经可以直接参与到丝路中,可陆地贸易的载货量,实在是太少了,速度也太慢了。
东西之间,海上丝路的航线早已经稳定,随着海盗被打击,海上贸易越发繁荣,大食已经吃得盆满钵满了。
至于挨打的罗刹?
死的是罗刹人,罗刹现任女帝海伦女皇在皇宫里却笑疯了。
她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不要去招惹东方,甚至她很乐意和东方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帝国的男性贵族们,尤其是脑满肠肥的老家伙们,就是一群脑子里塞满了猪油的蠢猪。
和西边的战斗怎么败的?正是他们互扯后腿的结果,大好局面差点毁于一旦。最后还是靠她的政治手腕,保住了帝国在西边的多数利益。
西边刚刚稳定下来,是该发展、稳定,耐心吞吃果实,慢慢消化的时候。他们又听信了罗马的诱惑,闹腾着去找东方补回损失。
好了,这个巴掌足够响亮,响亮到海伦女皇仿佛看见了一地带血的牙齿,都是被巴掌打飞出来的。
她看见战报的时候,那种愉悦感让她感觉到了久违的冲动。她差点给远在东方的君主写一封情书,但是想想她所了解到的东方人的……道德规范,她还是忍住了。
现在,她可以挥舞着战报,把那肥猪骂一通了。闹腾着什么“女人不懂军事”的愚民们,也能闭嘴了。他们所推崇的“最优秀的,能带着所有人取得胜利,轻易攻陷东方流淌着蜂蜜的富裕城市的”最优秀的指挥官大人。被东方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将军,轻松快乐地砍掉了脑袋。
“哈哈哈哈哈哈!”
后来,这位女皇还是因为太过激动,将情书写了下来。在很多年后,被展出到了博物馆中。
她将这一次的战斗当成了一场……咳!表示东方的皇帝足够凶猛与刚硬,让她获得了完美的愉悦……等等。
这场战争解决了她晚年时面临的最大一场政治危机,死去的虽然是罗刹的军队,却都是反对者把持的,还有十几位贵族失去了心爱的继承人,稍微了解一点点罗刹当时历史的,就能明白她这样的反应不算错。
一场战败,却挽救了女皇即将崩溃的统治,她不兴奋才怪了。
后世之人略有些遗憾这封信元烈帝本人竟然没看到过,因为根据正史的分析,这位陛下他其实……十分闷骚。他看见了或许会给女皇回信,甚至写一首情诗?
——这些猜想养活了无数小说作者、影视剧编剧、演员,以及相关从业者。
但这完全是想多了,元烈帝确实是闷骚,但“闷”才是前提啊。且海伦女皇年轻时,当然是一位惊艳的美人,可她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一位老太太了。
真正的史学家反而认为这是一封十分严肃的讽刺信,跟香.艳或私情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女皇不是在跨越千里和元烈帝调.情,她只是在讽刺本国贵族的无能与短视。不过,政治人物和普通人能看到的东西,总归是不同的。
三个已经提起兵器的强盗,在头一位被快速打了个满脸花后,都快速将武器藏到了背后,对大楚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使团又来了……
罗马和罗刹都是来商议与大楚建立更大规模边市的,最后能开设几座专门的边贸城市,让双方能够进行更快速的大额贸易。
大食则是来商量建立更稳固的海上合作的,比如护航船队?
元烈帝年纪越发大了,但他看起来却反而更精神了些,头上的白发比前两年少了。
他的御案上满满的都是各国的情报,他早年就有收集这些情报的习惯,现在收集的更多了。
他在考虑,也向三国派出使团。
理藩院那群蠢货就算了。他要派出去的,是正经的要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思考,用心去了解的人。
拉过一页纸,元烈帝在纸上写了六个字:信王、英王、瑞王。
皇族比大臣更需要开眼看世界,且这次三国的使团,大食过来的是皇太子,罗马过来的也是皇太子,只有罗刹过来的是一位亲王。罗刹的上一任皇太子刚让女皇砍了脑袋,说不定血还是潮的。
元烈帝查了查,西域有皇族外出游历的传统,他们神话传说里的王子们也到处溜达,这倒是让元烈帝想到春秋战国时的公子们也是到处溜达的,知名的君主有不少当过质子,这说明外出确实是极佳的历练。
西南地区,即便西南新地也还是近了些,他们该去更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至少也能筛掉身体虚弱的继承人。
元烈帝想了想在陀安州的五六七,这仨小子让颛孙大郎带着,都开始干活了。即便他们的俩哥哥在外边遇到什么意外,也有个后备的。
元烈帝:儿子多,不怕!
第177章 打配合
177
颛孙大郎的水渠已经挖好了, 十分顺利地引来了水,有水和没水果然是不同的,水渠流经区域肉眼可见地变绿, 之后的数年, 将会多出数百亩的好田地。
百姓无不雀跃, 都赞“神仙果然是没错的,挖水渠是给咱们引财的。”
颛孙大郎只是淡定地划拉土地种玉米,其余地方则安排人种草种树, 听说那边养起鸭子来了。
——如今的玉米长成也只到胸口(所以后世称呼某些人为“棒子”, 意为只有如今这高度的玉米棒子高),结的玉米棒子只比手掌略长了一点点, 还有许多干瘪的颗粒,但同等土地,玉米的收成依旧是远高于同类作物的,且更易于保存。没有了颗粒的玉米棒晾干后可以烧火, 玉米秸秆能够喂养牲畜, 也能烧火。
御田里也种了玉米, 元烈帝见过, 吃过,知道是好庄稼。
京里不少大户也跟着弄了种子,同样陆续开始种植了。倒是寻常小民百姓听说过, 却不敢轻易种植,怕种坏了, 颗粒无收, 一家人就要挨饿受苦了。但情况改变,也就是这三两年内的事情。
元烈帝敲着桌面,寻思着该如何调配人员。
让颛孙大郎回西南新地?英王和瑞王出使后, 那边还是需要人看着的,可白渠照也干得不错……
越熙要怎么办?他都快把草原踏平了,且在关外建城,带着人都跑黑水州种水稻去了。还真让他种出来了,今年上供了一千五百斤,元烈帝尝了,挺好吃。
元烈帝一边觉得也该把他撤换回来了,一边又觉得还是继续这么放着吧?
什么都不用管,也不用额外给粮食补给,他的“王土”就自然生长了。
这就是有个绝世名将的快乐——元烈帝想想越熙,都能笑出声来。
好处越想越多,元烈帝就不想把人调回来了,可总不能让越熙和颛孙大郎一直分隔两地。虽说将领外出,家眷留京是应该的,可这两人情况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