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52)
但民间可没人知道这等机密,眼见粮食数额实在太大,理所当然便想到了唯一的理由:赵高这奸佞不但挟权乱政,抑且婪索无度,上下搜刮殆尽,才会有这样的家产!而皇帝俨然是被奸臣蒙蔽,到现在才终于察觉赵高祸乱天下的罪行!
于是关中怒声大作,数年以来被劳役与粮价所苦的老秦人义愤填膺,恨不能生啖赵高之肉。一时间种种辱骂赵高的声音直入九霄,回环萦绕、不绝于耳;与关外羞辱李斯的斥骂彼此辉映,真正是蔚为壮观。
等到关东的百家士人西入咸阳时,两种辱骂便神奇的完成了一次杂交。关中老秦人与关外诸生激情交流之后,彼此都弥补上了理论最后一块短板——李斯为什么能蒙蔽皇帝?赵高为什么能纵横无忌?正因为他们二人在朝中狼狈为奸,勾结成党,才能上下其手、无人可制!
连上了,都连上了!老秦人与关外诸生填上了最后的逻辑漏洞,瞬间领悟了大秦这数年以来种种倒行逆施的幕后黑手,荼毒生民的元凶罪魁!一时之间,李、赵二人联手祸国的流言散步民间,群议沸腾之时,甚至打出了“诛李赵,安天下”的旗号。
——应该说,诸位士人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微妙的预言了未来的历史。
与李赵二人的凶残暴虐相比,就仿佛一向为黔首所怨恨的暴君始皇帝都不那么可恶了——毕竟皇帝还知道以赵高的家产赈济平民,也知道暂停望夷宫的工程;似乎往日的种种弊政,都应该是佞臣挑唆所致。皇帝——皇帝本人,大抵还是有几分仁心的吧?
但怨恨虽减,忧虑却不能免除。士人百姓奔走相告,在彼此庆贺赵高之死时,又有高明之士点出了要害:赵高不过疥癣之疾,只是依仗权势逞凶的豺狼而已;现今李斯这奸佞尚且执掌大权,恐怕会有新的变故!
“赵高只是李斯的爪牙而已。”士人们相聚议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若不诛杀奸相,天下永无宁日!”
众人深以为然,却又不觉疑惑:“李斯独掌机要,一手遮天,权势无可比拟,怎么才能翦除?”
“这便是要邀请百家顶尖人物入咸阳的缘由了!”倡议的士人大声疾呼:“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只有诸子百家中第一流的人物入宫祈请,向皇帝痛陈厉害,才能揭穿李斯这奸贼的面目!诸位,叔孙子说的正是至理——如果这些第一流的高人执意不肯入秦,那便是坐视奸佞残虐上下、弃万民于水火之中!天下耻之,天下耻之!”
——不错,在李斯赵高二人的声名向茅坑看齐的同时,叔孙通的慷慨陈词也为万人传颂,终于德高者为师,渐渐混出了一个“叔孙子”的称号;俨然与老祖宗孔、颜、孟等并肩了!
叔孙子的倡言当然是至理,于是道德绑架的狂潮由关中迅速扩散,裹挟着诸位不知所措的百家高人,身不由己向咸阳涌来。
到五月二十八日时,心不甘情不愿的孔鲋老夫子终于驱车过了函谷关。谁知一入老秦故土,除却咒骂李赵二人的歌谣之外,听得最多便都是对宝贝徒弟“叔孙子”的颂声,真听得老头大汗淋漓,两眼直突,几乎怀疑自己老迈昏聩,神智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世界都失心疯了么?!
不过宗师毕竟是宗师,纵然在三观摇摇欲坠的剧烈打击之中,孔鲋老夫子依然察觉出了不对。他听到了老秦人对李斯赵高的种种斥骂,但心下难免会疑惑:以他的见识而言,始皇帝或许刻薄寡恩,却是天下一等一的英睿敏察之主;这样的人物,会被李斯等人轻易蒙蔽么?
思虑至此,老夫子面上不动声色,私下却命随行的儿子与诸弟子悄悄探问。这些人当然打听不出朝廷高层的密辛,只隐约问到了一点流言蜚语,譬如李丞相近几日的行踪。
“……自圣驾回銮之后,李斯便一直宿卫于宫中,不曾稍去。至今已有二十余日,竟是连家也没有回过一次。”
弟子俯首说完,却见师长面色大变,竟然跌坐在了软塌之上。
“李斯真是二十几日没有回家?”孔鲋颤声道。
弟子不解其意,唯有点头:“诸生们都是这么个说法……”
孔鲋老夫子瞠目结舌,闭口不语,在心中将一部《春秋》翻腾数遍,不知如何,竟想起了昔日卫灵公与弥子瑕的往事!
“哎!”他喟然叹息,却又不觉切齿:“李斯该杀,李斯该杀!狐媚偏能惑主,不料龙阳分桃之事,竟见于今日!”
·
六月二日,被囚禁数十日之久的祸国奸佞、上下勾结、狐媚惑主之李斯李丞相,终于被侍卫秘密送入宫中密室,见到了皇帝。
毕竟是当世一等一的人物,虽然自知必死,但半个多月来修身养性,倒也练出了李斯的心气。他见到皇帝后并不慌张,只是匍匐下跪,口称罪臣,而后再无动静。
始皇帝也并未动怒,他挥手令侍卫退下,而后命随侍的叔孙通博士拉开了殿中的帷幕,却见帷幕内光辉灿烂,浮出一个模糊的人影。
没错,又是刘邦老流氓。
始皇帝扫了光幕一眼,却不由微微皱眉:虽然光幕一片模糊,但依然能看出刘邦身后葱茏翠绿。
“你在山上?”他淡淡道。
光幕那头刘季嘻嘻一笑,没有回答。自上次天幕熄灭之后,虽然知道皇帝大概不会搜寻自己,但为保万一,他依旧变卖了御赐的青盐酒曲,换来布帛粮食后连夜带着老婆孩子上了芒砀山。但二十几日并没有秦军追捕,看来他这位老哥也算守信。
始皇帝也不揭穿他,只是平静开口:
“以奏报来看,扶苏数日间便要回咸阳。有些事情要尽快料理了。”
既然对扶苏寄予厚望,那么便不能让他搅和进李斯这摊浑水中来。在扶苏回京之前,必须要就李斯的结局做个定论。
李丞相自然对此心知肚明。被囚禁如此之久后,他也没有了求生的妄念,只是整肃衣衫,恭敬下拜:
“陛下,臣在狱中时,曾听闻这位叔孙通博士为陛下定计,以掘六国王陵之事招揽诸子百家中的奇才,收天下英才为秦所用。”
——这是李斯被囚禁时看管的官吏们有意泄漏给他的消息,大概是杀人诛心想让李丞相破防。但李丞相自小吏出身,历来学的又是申不害商鞅那些阴损刻薄的权术,心理承受力相当之强悍;纵然一时破防,数十日来也已渐渐回复。而今心态平和之时,法家的职业精神自骨子里泛起,本能的仍要为君主谋划。
他俯首道:“陛下,这等权宜之计,恐怕不能长久啊!”
始皇帝稍稍皱眉:“不能长久?”
“不错。”李斯叩首:“这位叔孙——叔孙博士巧舌如簧,可以煽动天下大势,逼迫百家各派的高人出山。但这些高人岂是等闲之辈?他们西入咸阳,本是为了谏阻陛下挖掘六国王陵。如若陛下鉴纳他们的谏言,百家之士功成身退,立刻就会散去;如若陛下拒绝他们的谏言,那么群议汹汹、立刻就会将陛下视为昏君暴君,无道之主,往日的种种功夫,便都算白费了……”
他停一停,又道:“不仅如此,若这些百家百门的人物向陛下提出变更秦制的种种主张,陛下又是否要听从呢?”
李斯丞相毕竟是李斯丞相,即使在此间不容发的绝境,依然施展了当年《谏逐客书》的口才,巧妙向皇帝点出了厉害——诸子百家又是好招惹的吗?这些人物日日议论政务,各个都自命不凡、视朝廷如无物,皇帝又有多少精力,能时刻听他们争论撕扯?
——陛下,还得是咱们法家,才是大秦的贴心小暖被啊!
眼见皇帝神色沉吟,李斯又悠悠补上最后一刀:
“当然,叔孙博士深谋远虑,想必已经为陛下拟好计策了。”
遥遥瞥见叔孙博士那骤变的脸色,李斯心中微微冷笑,伏下身来。
——就算本人身死族灭,也决计不会让你这厚颜无耻的下贱奸贼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