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当霸霸(150)
戚然明低头笑了笑,拿起随身佩戴的那只骨笛,指腹摩挲着温凉的笛身,轻轻摇摇头:“没有,都过去了。”
十年大梦,不是没有恨的,也不是没有痛的。那是他曾经唯一的至亲之人,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是亲手将他推进火坑里的人。
有时候戚然明会忍不住想问她,你后悔吗?
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将他也抛出去伺候那劳什子小公子,还信了王后什么以后会好的鬼话,却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在死前有没有过一刹,觉得后悔,不该把他推出去做这个替身呢?
可惜他终究不会收到回答。
而如今,这答案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至少从绿萝那儿,戚然明得知了那个女人曾经千辛万苦,拼死也要将他生下来,想要保住他。
这已然足够了。
戚然明抬眸看向姜羽,他并不是个贪心的人,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已然满足了。
又过了几日,各诸侯国的人都来齐了。
那些个大国竟无一缺席,因此小国们更加不会缺席了。去岁楚国在宛城召开的那场盟会,最终并没能取得什么效果,最大的结果就是楚宋之间的一场战争。
而这一次的弭兵之会,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不过,众人都有停战的心思,所以自端午弭兵之会正式召开之后,盟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常有摩擦,但宋侯这个人圆滑机警,就是个和稀泥的,任谁说什么,他都能哈哈笑着打个圆场过去。
对比去年那个宁亡国不肯屈从楚国的宋侯,姜羽觉得这人很有些意思。
弭兵之会足足谈了近两个月,在临近七月之时才结束。
这期间,姜羽每日白天和那些诸侯王们在宋国金殿上唇枪舌战,口沫横飞,将他那张嘴皮子发挥到极致。戚然明则通常是一语不发地坐在姜羽身旁,偶尔给他倒杯茶。
年轻的齐侯看到姜羽和戚然明,脸都绿了。他是最知道这两人厉害的,尤其是戚然明。南宫绰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竟然被戚然明一剑斩下了头颅。
戚然明带着他那一万人,杀了齐国两三万士兵。
这等战绩,让齐侯看到戚然明就有点怵。尤其是此人冷着脸坐在一旁时。
——当然,此人安安静静地给姜羽斟茶,也让各国诸侯王和大臣险些惊掉了大牙。毕竟戚然明怎么看都不是那种会伺候别人的人。
两人的闲暇时候并不多,但一有空,姜羽就会带着戚然明四处逛逛。
其实大家看姜羽和戚然明两人的关系,大多是当个笑话看,他们不敢多说什么,却并不代表他们赞同,背地里总是要嘲讽几句的。可这两个月下来,竟有许多人都改观了。
经过两个月的商讨,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之间,暂时达成了协议。就各诸侯国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发动战争的后果,等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并汇合在一纸合约上,每个诸侯国各一份,交予周王一份,由各国互相监督。
七月初,姜羽拿着这一纸合约,带着戚然明回了国。
国内有小王爷坐镇,两个月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让姜羽欣慰的是,姬无愆于政事上已经越来越熟练,虽然仍有些不成熟之处,却已隐隐有帝王风范。
七月还有一件事,即年初驾崩的惠王该入葬了。
姜羽没有亲自去,让小王爷带着姬无愆去,也算是锻炼锻炼姬无愆。并且,姜羽离开燕国这么久,国内也确实有许多事情,要他亲自来处理。
一切都按照姜羽的预想,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休战给了刚刚改革的燕国绝佳的成长机会,至少在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内,燕国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燕国便可趁此机会,尽快壮大自己,以便在这天下下一次陷入混战之时,有足够的底气,不至于仰他人鼻息。
荀伯文也已在姜羽的安排下,入朝为官。姜羽并没有给他安排多高的职位,而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从底层做起,先去做个地方官。
姜羽的意思,是等他能治理好一个地方之后,再将他调回蓟城。对此,荀荣氏当然没什么意见。
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也不敢置喙姜羽的话,只是在荀伯文离开蓟城时,含着泪给他打包了一大车行礼。里面有荀伯文爱吃的,平素爱用的,爱穿的,一应物品。
宁家宁坚的两个孩子,姐姐宁兰已经十四岁,到了该说亲事的年纪。姜羽看荀伯文跟宁兰之间相处挺和睦,让宁氏和荀氏结这个姻亲,进一步拉近两家的关系,对于两家来说都是好事。
荀氏没了荀书,现在就是个空架子,荀伯文要成长起来还得要几年,需要宁氏的帮衬。宁氏因为推行新政,分了家,宁二夫人带着两个孩子,也有诸多不便。
只不过,由于这两个孩子都在服丧,姜羽便没有着急提。
宁坚的次子宁武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他不爱读书,每日爱舞刀弄枪,小小年纪,长得人高马大,很有一把力气。看他那意思,似乎是想要去从军,只不过现在才十二岁,太小。
姜羽闲来无事,掰着指头算算日子,觉得到自己退休那天,怎么也得要个十年八年的,那时候他三十好几,也不算太老。
八月十五,中秋。
值此良宵,虽然仍在燕侯的丧期,但中秋佳节,宫中不能没有宴会。
姜羽让太宗拟好章程,按照礼制简单置办了中秋宫宴。
这宫宴上当然以姬春申为首,姜羽坐在他右手下方,戚然明和姜羽坐在一起,小王爷和姬春申两位兄弟坐在他左手下方。
姬春申是有儿子的。姬春申即位后,原太子妃,宁坚的哥哥宁毅的女儿,便升成王后。而他们的儿子,名叫姬豫,也自然而然成了公子,并且王后现在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孩子。
不过,太子倒是还没立。
姜羽没提过,偶有几个大臣上的折子都被姜羽按下不表,姬春申自然更不敢提了。
毕竟如今朝野之中大致也看出来了,姜羽属意的继承人不是小公子姬豫。姬豫才四五岁,刚刚开蒙,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但姜羽对他管教虽然也严厉,却远不像姬无愆那样上心,凡事亲力亲为。
因此在这中秋佳宴上,小公子坐在一旁,竟无人问津,反倒是小王爷那儿,一直有人在敬酒。
姜羽和戚然明低声说着话,见这情形,有些无奈,低笑着说:“这些个朝廷命官,倒是会看我脸色。”
他话音刚落,就看到年纪小小的姬豫从席间站起来,端着两个杯子向他走过来。
姬豫还是白白软软的一团,脸上肉乎乎的,走路倒是端端正正。他板着一张严肃的小脸,走到姜羽面前来,软软糯糯的嗓音念着祝词,祝姜羽和戚然明百年好合,祝姜羽身体康健,诸如此类。
念完祝词,小家伙把杯子递给姜羽,给姜羽的那杯是酒,他自己杯子里装的当然不可能是酒,而是茶。
姬豫似乎挺怕姜羽,喝完自己杯里的茶之后,有些紧张地看着姜羽。
他说这些话,当着满朝文武敬姜羽酒,当然是有人教的,来讨姜羽欢心。
姜羽接了酒,却在低头打算喝时,停下了。姜羽活到这么大,经历过的刺杀数不胜数,派刺客来的,在饭菜里下毒的,都是寻常手段了。因此姜羽一看便知道,这酒有问题。
姜羽微微笑了笑,没有喝,放下了酒杯,说道:“公子的酒,本不当辞,但臣不胜酒力,这杯酒,公子还是饶了臣吧。”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下一刻,这个才五岁的孩子竟从袖中掏出一柄匕首,直直地刺向姜羽。他稚嫩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仇恨的表情。
这孩子看来真不是一般的聪明,根本不像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小孩子动作虽慢,力道也小,但两人距离很近。
戚然明反应最快,随手扔了一根筷子,将姬豫手上的匕首打落了。
匕首铿然落地,刃上隐隐发黑,显然是淬了剧毒。
这变故仅发生在刹那之间,未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就已经落幕。众人看着脸色苍白跌坐在地上的小公子,以及落在地面上的匕首,都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
这哪个疯子教的,行刺姜羽?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戚将军虽面色沉冷,姜羽本人倒是很从容。他弯腰,从地面上捡起那把匕首,打量了一下匕首上的毒,随后放下匕首,亲自将姬豫扶了起来。
“小孩子不要碰这么危险的东西。”姜羽揉了揉姬豫的头发,拍拍他的肩,“回去坐好。”
姬豫懵懵懂懂地回到自己席上坐好。
姜羽便像个没事人一样,端了酒来敬吓得面色煞白的姬春申,又向群臣举杯,仿佛刚才只是个小孩子恶作剧。群臣抹抹额头上的冷汗,哆嗦着手举杯回敬姜羽。
一场中秋宴就在这样诡异的氛围之中度过了。
结束后,姜羽便叫来人吩咐。
“去查清姬豫身边是谁在教他这些,查出来之后,杖杀。日后姬豫、国君、王后身边的人,都要仔细排查,不可再让这样的人混进去。”
姜羽说完后,发觉戚然明在看着自己,他奇怪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戚然明看着姜羽半晌,忽而笑了笑:“没有不妥。”
“只是我以为,你会杀了这孩子,或者将他身边的宫人全部处死呢。”
姜羽挑眉:“我是那么嗜杀的人?”
戚然明笑着摇摇头。
当初在曲沃时,两人因纪氏一门的事大吵了一架,要说双方都对此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姜羽处在这个位置上,若是处理不好,两人随时有可能因此再次发生争吵。
“你这样是不是有些太仁慈了?”戚然明反倒这样问。
“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受人教唆,杖杀了教唆者,是对其他人的一个警示。当然,同样也是对这孩子的警示。”姜羽笑了笑,“当然,要是这孩子日后不长记性,那就另当别论了。”
姜羽原本不选择姬豫,是因为姬春申。受姬春申的影响,这孩子对他定是有芥蒂的,姜羽知道姬豫聪明,但不想扶植一个对自己怀有仇恨的主君。如今这孩子露出了那样的神情,姜羽自然更不可能用他了。
但他这么聪明,不好好处理,日后兴许对姬无愆是个麻烦。
戚然明见姜羽沉思,便知道他脑子里又在想那些朝堂上的弯弯绕了。
“今日中秋,别想了,咱们回家罢?”戚然明拉拉姜羽的手,轻声道。
姜羽回神,掌心里的触感熟悉温暖,他看着戚然明,戚然明乌黑的双眸里倒映着星光。姜羽微微笑了,握紧了戚然明的手,点头道:“行,回家罢。”
中秋的圆月有如玉盘挂在天上,夜幕深邃,群星璀璨。
这些年,他们二人都是各自飘零,一个守着偌大却空旷的府邸,一个四海为家无牵无挂。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他们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