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大唐诡务司(119)


  李好问匆匆伸手,将林嫱在这一年写的笔记尽数读完——其中记录了很多垂拱年间的见闻,以及她为建设大唐所作出的新贡献。
  但是对于时间术还有哪些副作用,以及如何掌握“一炷香”级别的时间术,林嫱在这一份笔记中都没有再提。
  李好问顿时呆住——诡务司所藏的林嫱笔记就这么些,他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林前辈,您好歹留下一点线索,再把笔记藏起啊!
  
  这下真的,不蕉绿也不行了。
  李好问想了好一会儿,丝毫没有头绪,只得先将笔记都放归机要室内的抽屉墙,返回诡务司前院,转过一圈,发现司内竟然没人闲着:
  屈突宜又去西市寻找关于踏影蛊的线索去了;
  章平今日没有迟到,而是正将昨天提到的那件堪舆点穴的活计转交给吴飞白;
  李贺在典籍库中埋首于案牍;
  老王头带着卓来,正在药圃中为各种珍稀药品除草施肥。
  也就是说,整个诡务司内,暂时就他一个闲人。
  “当当当当当……”
  诡务司正堂前悬挂着的壁挂钟忽然敲响,随之而来的是坊外荐福寺的“人工”钟声。两处钟声交织,雄浑激荡。
  李好问突然想起,诡务司墙外一街之隔,就是大名鼎鼎的荐福寺。
  罗景与那条隐藏在长安水系中的那伽,都与佛家有极深的渊源。
  而他所修习的“时光术”,也一样与佛门有关。
  当初林前辈不也曾向大德高僧义净师父请教的吗?
  一想到这里,李好问便决意前往荐福寺,看看能不能同样邂逅某位高僧,请教请教与那伽或者时光术有关的问题。
  想到就做,李好问当即从诡务司出发,出了丰乐坊坊门,穿过朱雀大街,来到对面的安仁坊。方位极好辨认,地标建筑小雁塔就建在这里。
  然而李好问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荐福寺本院在安仁坊北面的开化坊里。安仁坊这里,只是荐福寺附属的一座塔院。
  原来世事变迁,荐福寺原本建在开化坊,后来因唐末战乱所毁,重修时便干脆与小雁塔修于一处,寺塔合一。
  开化坊里的那座庙宇,才是荐福寺始建时的原址。
  心中感慨着,李好问迈入荐福寺。
  寺内寂寂无声,连一个香客的影子都见不到。斑驳的山墙之下,落叶铺满了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也无人清扫。
  这就怪了!——李好问回想起在现代时他也曾经到访过荐福寺。虽然在古都里不算是最热门的景点,但好歹也是著名古迹,4A级风景区,节假日一向是游人如织,很难拍到单人照的那种。
  若说前几年的“会昌法难”对荐福寺有影响吧,荐福寺说到底也是武则天建来为丈夫李治祈福的寺院。
  武宗当年以那样大的决心下令灭佛,也不敢彻底毁损这座荐福寺,而是明令长安城将荐福寺与慈恩、西明、庄严三寺一起保留,同时允许寺中保留三十名僧人,算是网开一面。
  只是没想到,会昌法难已经过去,灭佛令已被当今天子中止,这荐福寺内依旧是这般萧条。
  李好问穿过山门,一路向北面正殿走去,走出数十步,才听见远处传来刷刷刷,笤帚清扫地面落叶的声音。
  李好问再靠近些,发现那是一名穿着黑色僧袍,头顶戒疤的僧人,正目不旁视地将道路上的落叶扫至一旁。
  “这位大师,敝人有些事情想要请教。”
  闻声,那黑衣僧人转过脸来望向李好问,随即放下笤帚,双手合什行礼道:“施主,小僧这里有礼了。有什么是小僧能为施主解答的?”
  他脸庞稚嫩,声音清亮,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年纪,比卓来大不了多少。
  “这……”
  李好问原想找一名在荐福寺中多年的大德高僧请教一二。谁曾想对方竟比自己还要年轻。
  于是他有点尴尬地开口:“小……小师父,寺中就你一人,没有其他师长了吗?”
  年轻僧人略微一怔,随后苦笑道:“施主有所不知,寺中连我在内不过十余僧人,白天里要分出一半照料塔院。师长们各有课业,眼下只有小僧在此洒扫。若是能帮得上施主,小僧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剩十余人了呀?”
  李好问十分惊异:“先皇在世时不是允许荐福寺保留三十名僧人在寺中?”
  “回施主的话,当时是留了三十人在司中,但后来圆寂的圆寂,离开的离开。如今就只剩十余人了。”
  李好问在心里默算这黑衣小僧的年纪,会昌法难那时,这小师父应当只有十二三岁年纪,只有卓来那么大。
  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荐福寺还是坚持收留了眼前这少年僧人,可见出家人确实是有几分慈悲为怀。
  但据这黑衣小僧说,过去几年中,亦有僧人自行离开。
  生存与信仰,孰重孰轻——看起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既然如此,就随便问问吧。
  李好问便也向那黑衣僧合什躬身:“请教小师父法号。”
  黑衣僧忙道:“岂敢,岂敢,施主太客气了,小僧法号智泉。施主今日到荐福寺来,是要礼佛吗?”
  李好问看看荐福寺的佛堂,见香案前只有寥寥几朵香花供奉,香火寂寥。但自己这个香客也来得突然,双手空空,什么也没带,只得说:“我久闻荐福寺大名,今日过来,是想要观摩一二。”
  听说李好问并没有礼佛的打算,只想随便看看,智泉也并不着恼,而是将李好问往寺院中引。
  “施主请看,这是本寺正殿,供奉佛像为大日如来。”
  李好问望着殿中的佛像略有些发愣,只觉眼前的佛像,与自己印象中在后世所见的有些不同。
  这尊大日如来为法相庄严的坐像,大日如来头戴花蔓宝冠,宝缯垂肩,上半身袒露,臂、腕戴钏饰,胸前佩戴璎珞,双手施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身后有背光①。
  整座佛像装饰繁复而精美,佛像体态婀娜雄健,与后世佛教造像大气简约的形象颇有些不同。
  “奇怪,正殿中供奉的不该是西方三圣吗?”
  李好问小声嘀咕。
  一旁智泉显然听见这话,面带疑惑扬了扬眉,但不敢开口,怕得罪了这位难得对荐福寺没什么敌意的访客。
  “哦!”转眼李好问却又自行领悟了,“不好意思,我记混了啊!”
  这一声惊叹是因为李好问突然想起:他现在观摩的,应当是唐密造像。在唐代,密宗是唐代佛教较为主流的流派,但在“会昌法难”中,唐密遭到沉重打击,在中原近乎绝迹。
  而宋明等朝代里佛教重兴,兴起的主要流派成了净土宗。佛寺正殿多供奉阿弥陀、观世音、大势至这西方三圣,其形象也与唐密造像风格相去甚远。
  李好问自行弄明白了这一点,向智泉点头表示歉意,继续仔细观赏,并且向智泉提问:“贵寺中,如此风格的佛像还有吗?”
  智泉不明白李好问是何用意,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有,正殿之后,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
  “阖寺只剩两尊佛像?”李好问又是一惊。
  智泉更感尴尬,答道:“是的,会昌五年时,本寺中铜铸的佛像与钟磬尽数送去消融铸钱,寺中长老尽力游说,方才留下了这两座……”
  李好问点头:“原来如此。”
  他意识到虽然灭佛政策已经中止,但是荐福寺香火不盛,寺中人员稀少,举步维艰,自然难以再筹划竖立新的佛像。
  这时,身后传来几声脚步声与人声,还在山门之外。
  智泉一脸迷茫,显然是不明白这门庭冷落的荐福寺里,今日为何前有李好问,后又有多人大驾光临。
  李好问好心地冲他点点头,道:“小师父自去招呼香客便是。我只在这里自行看看。”
  智泉极有礼貌地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李好问则自行转至正殿之后,果然看见了那座“十一面观音”造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