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策划(198)
不知是谁先叫了一句,这高呼声像个信号,霎时间如微末火星洒入烈酒,熊熊火焰以陆久安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开来。
在这骄阳烈日下,很快燃成一片不息的火海。
“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陆大人英明!”
陆久安为沈途等人大摆宴席,从府里拿出珍藏的葡萄酒,还准备了两桌不同口味的串串,一干糙爷们第一次吃串串,第一次喝葡萄酒,双手并用吃得风卷残云,不一会儿桌上就摆满了竹签。
偏好理工科的吴衡主簿跟着沈途学了不少知识,早已称兄道弟,此刻两人勾肩搭背已经喝得晕乎乎。
陆久安也喝了不少,脸上尽是红晕,他举杯转了一圈道:“多谢诸位相助,应平物产丰富,但就是缺乏你们这样的人才,要不是你们,码头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建成,以后若是无事,可要常来应平啊。”
说完此话,豪迈地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共饮。
沈途在应平待了这么久,其实也有些不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对生活抱以希望,让他深受感染,再加上陆县令为人豪爽,给的报酬也非常丰厚。
修建码头这段期间,他从当地百姓口中听说了应平不少事,其中就谈到鸿图学院的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应平在船运方面人才短缺,相关的课程也没有开设……
沈途迟疑片刻,呼出一口酒气,道:“大人,我快人快语……”
我知道,陆久安微微一笑:“不必客气,有什么话直管说。”
“应平码头初建,只能倚靠外来的商船。本地百姓也显少有人懂得造船,未来你们肯定得自食其力,我和几个兄弟想留在应平,教你们如何造船。”
咳咳咳。
陆久安一口酒水呛到喉咙。
韩致眉头一皱,伏过身来为他舒背。
陆久安好半天才缓过来:“抱歉,喝酒喝太快了。”
沈途真是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啊。
对于他主动留下来教应平百姓造船,陆久安当然是欢迎备至,他之所以如此大的反应,主要是沈途这群人和别的人才有点不一样。
他们都是向学政以自己的名义问到江州那里,由通判亲自挑选推荐而来的!结果人才来几个月,就叫他陆久安给挖了墙角?
这事传出去,肯定说他过河拆桥做事不地道,届时主动为他承揽此事的向学政也同样不尴不尬。
陆久安有些哭笑不得。
“诸位愿意留在应平,本官自是求之不得。”陆久安道。
“我们担任夫子的同时,也能跟着识文断字吗?”
“啊?”陆久安被这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搞糊涂了,怔愣两秒后立刻反应过来。
原来,原来沈途说的不仅仅是教人造船,这是奔着鸿途学院的,想让他专门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一门船运相关的课程啊。
他从未考虑到的问题,倒让沈途他们给想到了,这倒不失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
陆久安斟酌片刻,道:“可以,不仅如此,你们家中的适龄小辈也可入学。不过若是这样,少不得要长期驻留此地,最好还是给家里知会一声为好。”
这可是意料之外的好事,让沈途几人惊喜万分,赶紧站起身行礼致谢。
陆久安想好了,反正事已至此,还是好好考虑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事,否则肯定会和通判生出间隙。
他和上一任江州通判就两厢不对付,这一任他可不想把关系搞僵。
他这才刚刚建了码头,还指望负责水里漕运的通判大人给宣传一二呢。
陆久安想了想,最后决定备上好礼,再书信两封,第一封以示感谢,第二封再把此事委婉地道出来,最好表现地非常惊讶。
到时候打个时间差,分批次传出,务必要让对方明白,在此事上,真不是他故意为之啊!
第144章
码头建成这件大事, 很快就编入了今日要闻,起初,过往的大小船只基本都是直接驶离, 过了大半个月, 兴许是因为要闻的传播,零零星星会有少许商船路途不急, 就会停下来靠岸补给。
“莫大公子, 前面好像新建了个码头。”一个身材魁梧, 留着络腮胡的汉子大步踏入船舱。
闭眼假寐的中年男人掀起眼帘, 手指揉了揉眼睛:“这是到哪里了。”
络腮胡汉子摇了摇头:“只知道是江州,具体是哪里,就不太清楚了。”
中年人推开窗遥遥看了一会儿,吩咐道:“前方码头停靠。”
络腮胡领命出去了,不一会儿, 船头甲板上传来粗旷的高喝声:“前方码头停靠!”
船头摇橹的六人齐齐转向, 船的两只桅杆被一一放下, 这只庞大的船只开始往码头缓缓停靠。
这是一艘来自莫家的商船, 从临州出发,一路经过吟水、汝泽、最后的目的地是橫湘,沿途通过在不同地方低价购入货物,高价卖出商品以赚取巨额的财富。
莫家走南闯北已经有几十代的历史, 单就这艘商船上的船员, 都是在水上过了大半辈子经验老道的人,这条水路莫家商船已经不知道走过多少回,从未在意过这块树木繁茂的土地, 因为他们都知道,整个江州除了府城, 都太穷了!
这次领船跑商的是莫家大公子莫诵修,以独到的眼光和聪慧的头脑在水路上声名鹊起,很快闯出了一番名声。
络腮胡大汉巴朝自二十年前被莫家收留,就一直跟在莫家做事。
他默默猜想,莫大公子之所以会选择在此处靠岸,应当有些疲乏,想回陆上的休整片刻吧。
莫家商船很快停稳,巴朝双手叉腰朗声一笑:“嘿,这他娘的,没想到一块穷山僻壤的地方,码头修得还不错嘛,大公子,咱可以下船了。”
莫诵修走出船舱,后头跟着两个仆人三个随从,莫诵修左右看了两眼,眉头紧皱。
其中一个仆人嫌弃道:“这码头四周怎么连个客栈酒家都没有。”
巴朝蒲扇一样的大手拍在仆人身上,仆人被他拍的一个站立不稳差点摔倒。
“磨磨唧唧的,这刚修的码头都是这样。”巴朝哈哈大笑,“以后来往船舶一多,自然就好起来了。”
巴朝转过身问:“大公子,要不要卸点货物下来。”
“等会儿吧,其他人先留在船上,负责看好货物。”
围在岸边的脚夫,担着茶点的货郎,早就看到几人,不管男女老少,一窝蜂站起来,精神抖擞地开始卖力地为自己吆喝。
“需要搬运行囊吗?脚程快,力气大……”
“芝麻香糕,松松脆脆……”
“蜂蜜柚子茶,酸甜清凉,炎夏必备……”
巴朝眉梢一挑,大声问道:“那个卖蜂蜜柚子茶的,一碗多少钱?”
卖茶的是一位三十上下的妇人,旁边跟着个五岁大的丫头,闻言喜上眉梢:“只要五文钱。”
“一杯凉饮卖这么贵!”仆人惊愕,“一个穷地方,尽会讹人。”
妇人笑容不减:“客人你就不知道了,这蜂蜜柚子茶是我们陆县令刚到应平那会儿,因为实在热得受不了,就自己调制了这样一杯茶饮,喝完以后神清气爽,就连招待江州省城来的贵客,都是用的蜂蜜柚子茶呢,你们没有喝过,不如尝一尝。”
“嘿,我们没喝过?”巴朝道,“这话老子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
“要不这样,若是你们买的多的话,每杯就算你们四文。”
“行吧。”巴朝没有再斤斤计较,“给老子先盛一碗我先试试再说。”
“哎。”妇人赶紧盛了满满一大碗,巴朝捏着碗边咕隆咕隆喝下大半,先前说话的仆人凑上来,“味道如何?”
巴朝仰头一口气喝完,末了两眼放光:“爽,再来一碗,大公子,你要不要尝尝,这茶饮果然好喝,冰冰凉凉的。”
就像吞了一口雪,从喉咙凉到肚子里,浑身汗毛都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