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下(5)

作者:梦溪石 时间:2018-11-10 13:00 标签:种田文 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对方把他领到书房,让他在这里等着,就关上门退下,半天没再见着一个人影,幸而赵肃用过早饭才出来,不然这会儿估计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书房里藏书很多,也不知道是詹莱的,还是戴公望搬来之后才放进去的,大多数书哪怕在福州的书局也是难得一见的,桌子上摊着一本翻了一半的书籍,赵肃随手拿起来看了几眼,越看越觉是诧异。
  咿呀一声,戴公望推门而入,赵肃忙放下书行礼。
  “学生见过老师。”
  “唔,”戴公望打量了他两眼,视线落在桌子上。“你拿这书去看了?能看懂?”
  赵肃想了想:“弟子只是翻了翻,离看懂还远着,只能说略有所得。”
  戴公望半信半疑,笑骂道:“行了,我看你在学堂外驳斥夫子的时候,不是挺振振有词的么,说说!”
  一开始,他只把赵肃当成有几分天资,但是认字还不多的孩子,毕竟他从没正经地上过一天学,本想从习字开始教他,却没想到赵肃竟然还能看懂此书。
  
  这本书叫《传习录》,放在后世或许没多少人知道,但在当时却是鼎鼎大名,它像论语一样,不是孔子自己写的,而是后人弟子收集他的语录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书,这个人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是一个传奇人物。
  能把学问做到自成一派,门生遍布海内的人不少,但像他一样,上马能征战,下马还能治学的人,放眼华夏几千年也寥寥无几。
  他定江西,擒宁王,平叛乱,总督两广军务。当时有传闻,敌人闻阳明公,则溃不成军;百姓闻阳明公,则欢欣鼓舞;士人闻阳明公,则恨不能与之同席论道。
  他由儒家衍生出来的心学,到了明代中后期,几乎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民间力量,许多内阁大臣也都是心学门人,甚至据说连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曾由王氏心学中吸收经验。
  大丈夫当如是。
  
  赵肃身为一个现代人,对《传习录》这种书,不可能深入研究过,但知道这里面的内容基本都是王守仁写的,已经足够让他肃然起敬了。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放在自家老师的桌子上。
  难道自己这个老师,竟是王学门人?
  
  这个时候,心学虽然信奉的人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民间,也不为统治者接受,论势力,它更敌不过程朱理学这种官方主流,所以王学门人一般都不会大肆张扬。
  心学讲究知行合一,简单来讲,就是让你不仅要学,还要去做,道理有点类似后世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里面又隐隐暗含了解放思想的意思,相较当时提倡“去人欲,存天理”的程朱理学来说,当然是一个惊世骇俗的言论,也难怪心学门人只能低调了再低调。
  
  上学第一天,还没学到东西,就要先考试,这也忒不厚道了。
  赵肃思索片刻,慢慢道:“学生只翻了几页,阳明先生所言,是知行合一之理,与朱子的知先行后大有不同。”
  “那末你觉得哪种有道理?”
  赵肃笑了,这不明摆着让我夸心学么。“知行合一,好比做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一般,自然是阳明先生的要更上一层,只不过现如今可科考场上,视朱子理论为正统,因而……”
  他没再说下去,戴公望当然能理解他的意思。
  其实赵肃说得很肤浅,但以他的身份和处境,能有如此见识,已可算得上令人惊喜了,戴公望觉得自己果然没有收错这个徒弟,看他的目光也慈霭了几分。
  “你识得字?”
  赵肃点头:“基本都识得,只是很少练习,怕写得不好。”毕竟以前写的都是简体字。
  戴公望拍拍他的肩膀:“跟我过去见见你的师兄吧。”
  
  詹莱这幢宅子很宽敞,还特别隔出一个书斋,四面竹帘半卷,外面种上竹子,前面还有个荷塘,清风徐来,竹叶沙沙,荷香隐隐,把夏天的燥热驱散不少,是个上佳的读书之所。
  戴公望带着赵肃进书斋的时候,正有个少年坐在矮榻前,手里握着本书诵读,见他们进来,不慌不忙地起身行礼。
  “见过老师。”
  戴公望含笑道:“过来见过你师弟,他唤赵肃。”
  又对赵肃说:“这是你师兄,元殊。”
  
  赵肃连忙行礼:“见过师兄。”
  少年身形秀颀,眉目清隽,头发用玉带束了起来,整整齐齐,一丝不苟,他看了看赵肃,也回礼道:“师弟。”
  脸上掠过一丝不以为然,却比赵谨高明多了,没有表露得太过明显。
  赵肃看在眼里,没说什么,只笑了笑。
  
  寒暄介绍完,就该开始上课了。
  不得不说一下戴府的上课时间。
  上午的课程从卯时开始到巳时结束,中间有一小段时间的休息,老仆会端着点心进来,师生三人边用边闲聊,到了巳时府里会留饭,用完饭休息半个时辰,午时到未时是读书时间,完了才算结束一天课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如此一来,赵肃正好可以起个大早,上山采药,末了交给回春堂,让他们点算药材,待自己下学再过去拿钱,时间上不冲突,既有时间赚钱养家,还能读书,两全其美。
  
  而戴先生教学的模式也很奇特,至少跟赵肃在赵家族学外旁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先是询问学生昨日读了什么书,要求能够背出来,并且解释其中含义,这一节赵肃初来乍到,可以略过。
  小师兄元殊看起来学得不错,背书一字不漏,释义也有条有理,甚至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戴公望不仅不加斥责,反而很耐心地解释,为了照顾一边入门较晚的赵肃,还特别说得直白浅显。
  接着是布置作业,让他们把《孟子》从哪一段背到哪一段,并且要揣摩含义。
  末了就完全抛开四书五经了,戴公望开始讲他云游各地时的见闻,做官时碰到的事情,讲江浙沿海一带时时有倭寇犯禁,讲黄河泛滥,灾民卖儿鬻女,人吃人,还说起永乐年间郑和出海的趣闻,许多细节别说元殊,就连赵肃都没听说过,是以两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浑不觉时间飞逝。
  
  用过午饭,戴公望入了后院休息片刻,元殊跟赵肃则留在书斋,书斋里另设有小榻,他们或小寐,或发呆,都没人拘束。
  赵肃利用这个闲暇时间,正一笔一划地临摹着字帖,他现在的毛笔字太难看,得抓紧练习。
  一抬头,就看见小孩儿黑黑的脑袋在前面一晃一晃,煞有介事地小声读书,就是不回头朝他看上一眼。
  
  闷声一笑,起了逗弄的念头,赵肃虚咳道:“小师兄,这一段话我不懂,你能不能教教我?”
  对方理也不理,仿佛没听到。
  赵肃锲而不舍地骚扰:“小师兄!小师兄!”
  甚至伸手去扯他的袖子。
  喊了五六声,元殊终于腾地回过头,气势汹汹:“师兄就师兄,为何要加个小字?!”
  

作者有话要说:在开文前,不少朋友都和我说过,你这题材太冷门了,明朝没几个人看的,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反正写个乐子,大家看个乐子,觉得好看就给我留个言当是支持,我会很有动力的,嘿嘿!

蟹蟹xinghuankl童鞋的地雷,蟹蟹南枝童鞋的地雷,谢谢大家的回帖和支持!

另,CP和攻受在文案上都有的。

————今天的历史小随笔————

我小的时候,很讨厌嘉靖皇帝。
你们想想,一个差点被宫女缢死,喜欢修仙,喜欢打大臣的皇帝能好到哪里去?
但是年龄渐渐大了,当我翻明史,翻历史札记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嘉靖很聪明,也很多疑,这点跟康熙很像。
他们都喜欢把大臣和儿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比如说严嵩能横行那么多年,不是因为他权势熏天,而是因为嘉靖需要他。
但是到了后来,到底谁玩谁也说不清楚了。
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每一个的智商都不比嘉靖差,久而久之摸清了皇帝的脾性,所以大家互相玩,玩死了拉倒。
但嘉靖的聪明完全没用在正路上,这娃几十年如一日地修仙,并且觉得自己马上就能成仙。
结果真的成仙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农民起义、倭寇肆虐、鞑靼甚至打到北京城下,无数反对严嵩的忠良被杀掉了,继任的皇帝也无能。
但是明朝注定命不该绝,上天送来了徐阶、高拱、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王锡爵,这些猛人硬生生把东倒西歪的大明朝拉回正轨,至少延了百多年的寿命。
所以就算后来嘉靖的孙子,万历同学20多年不上朝理事,国家也照样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而且市民生活比之前任何时候还要繁荣。
繁荣到什么程度呢?
咱下回再说,我发现自己太罗嗦了。。。



5

5、第 5 章 ...


  赵肃无辜:“师兄年岁几何?”
  没了老师在场,元殊无须再掩饰自己的神情:“差三个月就十三,怎的?”
  赵肃笑道:“我今年十三岁满,你入门比我早,是师兄,可年纪又比我小,所以唤小师兄,没有不妥呀。”
  元殊微嗤:“闻道有先后,我先于你拜师,学识也强你百倍,当你师兄又怎的!”
  赵肃觉得这孩子一副我很厉害你快崇拜我吧的模样,可比自己那个目中无人的弟弟赵谨好玩多了,便笑眯眯道:“小师兄说得极是。”
  “你!你!”元殊快气死了,他没想到赵肃背着老师马上像换了个样,不复乖巧恭谨。
  赵肃见他脸色涨红,气得不轻,活像被踩着尾巴的猫咪,十足可爱,忙安抚顺毛:“我与母亲自幼被赶出府,上无父亲,下无兄弟姐妹,如今有了师父与师兄,心中高兴,巴不得多多亲近,师兄不觉得小师兄这个称呼,比师兄来得亲近么?”
  说罢附上讨好的,怯生生的笑容。
  此时的赵肃,三餐不能说吃得很好,起码也有菜有肉,早晨起来又注意锻炼,还经常上山,虽然身材不可能一下子长高多少,但是气色面容都好看许多,不再像以前那般瘦骨嶙峋,他的脸继承了陈氏的所有优点,逐渐显出清秀白皙的轮廓。
  
  元殊还是个半大少年,跟赵肃本来就没什么深仇大恨,离开家族跟着老师一路游学到这里,戴公望毕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时时跟他一起,难得来了个年纪相仿的师弟,他其实还是不排斥的。一开始以为对方跟他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结果一上午的课听下来,也没见赵肃有什么不适,元殊对他的看法也就渐渐改变了。
  眼下见他示弱,气焰也熄了大半。
  “那就允许你私底下叫,在外人面前,还是要喊我师兄!”
  “是。”赵肃含笑。
  其实这个师兄也不难相处嘛,可以预见以后的日子也许会很有趣的。
  他借机跟元殊攀谈起来,这才知道,元家与戴家乃是世交,两年前戴公望被罢官,途经老家,见到元殊聪颖过人,便收下当徒弟,顺便带着他上路,有时候餐风露宿,像元殊这样养尊处优的大少爷竟也忍耐下来,越发得戴公望喜爱。
  “老师为何会被罢官?是得罪了什么人吗?”
  元殊冷笑:“还不是因为那个小阁老严世蕃的缘故!”
  
  这个名字窜入耳中,赵肃心中一跳。
  这是他第一次有种真正身处历史之中的感觉。
 

上一篇:武林盟主打工记

下一篇:桃花朵朵开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