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盛世文豪(248)

作者:木兰竹 时间:2022-09-13 08:46 标签:平步青云

    他们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德王的地方。
    只要皇帝陛下不倒,德王就无所畏惧。
    看太子对德王的亲近,估计就算换了一任帝王,德王还是无所畏惧。
    那么串联搞掉太子?换一个亲近世族的上位?
    不好意思,皇帝陛下就两儿子,别说太子无论才华还是德行都让大臣百姓交口称赞,就算太子不能继位,年幼还未封王的二皇子殿下,那也和德王亲近的很。
    甚至比太子跟德王更亲近。
    传说二皇子殿下幼年就是在德王府长大。
    那弄掉皇帝陛下两个儿子,推宗室上位?
    这不叫站位,这叫造反了。
    除了不给他们面子,当今圣上的确是一位明君、有为之君,只从大晖臣子的身份而言,辅佐如此明君,他们也十分高兴。
    去推翻一位明君?别说做不做得到,就算做得到,那也遗臭万年了。
    当然,其实……还是做不到。
    所以,他们也只能忍着了。
    其实想点好的,当年武宗皇帝在的时候,他们照旧夹着尾巴过日子。武宗皇帝比当今圣上脾气更暴躁,更加喜怒无常,哪有当今圣上好说话?只要不涉及底线,只要好好工作,就不用担心其他的。
    他们只是被文宗时期养刁了胃口罢了。
    文宗“得位不正”,必须依靠他们这些大臣。
    封庭即位快十年了,文宗时期的印迹终于完全被抹去,如今,是天齐帝的时代。
    ……余柏林和军汉子们相处久了,又跟着海军多次对海盗进行扫荡,身上终于又找回了一些战场上的凶悍之气。
    因本就是旧识,两人性格又合拍,李潇到任之后,两人一月之中,总会聚那么一两次。
    他们不谈官场学问,只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明明两人都是朝中大官,却颇有些闲云野鹤之感。
    两人这段时期所创作的诗词文章,也呈现两极分化。
    比如余柏林,一方面,他这一段时期创作了许多军旅生涯的豪迈作品;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田园派的作品。
    只看田园派的作品,还以为是隐居山间的闲云野鹤所写。
    李潇当看到余柏林这种作品时,也是如此笑话他。
    余柏林便开玩笑似的,将自己类似作品落款,写作“闲鹤先生”。
    于是后世称呼余柏林,便是名柏林,字长青,号闲鹤。
    事实上余柏林并未真的号闲鹤,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之后也并未用此别号。
    余柏林和李潇走得近,封蔚又有些不乐意。不过他也不会说出来,而是余柏林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不捣乱,就跟着。反正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他又不是不会。
    李潇受宠若惊,心想余柏林果真说的不错,德王只是本来就是那一副冷脸,并不是对他有额外的恶感。
    其实,他哪知道,封蔚只是黏余柏林黏的紧而已。
    虽然封蔚不常提笔,但他被皇帝陛下亲自教导长大,该学的一样没拿下。
    余柏林和李潇谈论诗词,他偶尔也会诗兴大发来那么一两首。虽然大部分都是平平之作,但数量大了,总会撞上几首不错的。
    封蔚是个好面子的人,他每写完一首,就让余柏林点评。若是余柏林说一般,他就毁掉。到最后,他只留下三首不错的诗词。
    后世提起封蔚,都说封蔚其实是大诗人。因为他仅存的三首诗词都是上佳之作。
    后世研究者叹息,明明封蔚和余柏林同时期,感情也十分好,封氏王朝又没有中途断过,按理说,封蔚的作品应该很容易流传下来,结果只有三首。
    他们哪知道,封蔚并不是什么大诗人,不过是只写了这么三首好的,其余都被他撕掉了而已。
   
    第125章
   
    余柏林看着面前的小少年,神情一阵恍惚。
    “表叔。”少年怯生生道。
    “博闻。”余柏林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道,“都长这么大了。”
    一晃眼,苗苗都快十岁了。
    小宝比苗苗还大一岁,现在也是个小少年了吧?
    大宝已经长大了,听闻陛下和娘娘正在替大宝张罗太子妃的人选。待他重新回到京城,说不定大宝都已经成亲了。
    虽然余柏林仍旧和大宝小宝保持着五六天一封信的通信频率,但这个时代既不能视频也不能打电话,甚至连照片也没有,余柏林很是想大宝小宝了。
    冯博闻低下头,看着脚尖。
    他幼年的时候,曾经在余柏林家待过一年。
    那时候太过年幼,他已经不大记得当初的事,只是隐约记得那时候很高兴,很快乐。
    他被爷爷带走之后,就一直孤零零的。
    五六年过去了,再看到表叔,他发现模糊的记忆似乎渐渐清晰起来。
    表叔好像一直没变过。冯博闻心想。
    冯努因为太过在意冯博闻这个独苗,担忧余柏林会“逼迫”他将冯博闻过继,因此将冯博闻带离京城。
    之后他和余柏林每年还是有联系,送的礼也十分丰厚。但他自知理亏,知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是他心魔,即使知道余柏林人品,他还是会担忧,会害怕,会惶恐。因此,这么多年他和余柏林只是书信联系。
    虽然他是皇商,但负责的是海外贸易之事,并不用回京城。之后他干脆将家也搬走了,跟余柏林更是未曾见面。
    余柏林在危难的时候,冯努不遗余力的帮助照顾余柏林。待余柏林发达之后,冯努却因这种心病疏远了余柏林。
    真是人心难料。
    不过余柏林并未因此而对冯努起芥蒂。
    他明白冯努独子的身亡,是一根刺,扎在心中,伤口永远也不会好。
    冯博闻就是冯努的一切。
    为了冯博闻,冯努再小心也不为过。
    而且冯努也了解余柏林,知道虽然如此,当冯家有事,余柏林也不会袖手旁观。
    事实上,冯努除了带走冯博闻,并不常与余柏林见面之外,并没有做对不起余柏林之事。
    甚至因为心里愧疚,冯努每年都给了余柏林大批分红,几乎家里一半收入都给了余柏林。
    大概在冯努心中,余柏林也相当于他半个儿子了。
    待余柏林来到瀛洲之后,因为是海上航路必经之地,冯努和余柏林的联系频率比以前高了不少,两人也似乎渐渐恢复到以前的亲密。
    只是冯博闻被留在家中读书,余柏林仍旧没见过他。不过倒是从书信中指导了一下冯博闻的学问。
    冯博闻的读书方面的才华算不上佼佼者,但在同龄人中还算踏实。
    如果老老实实的读下去,弱冠之前,秀才还是能通得过的。
    不要以为这时候得秀才是不中用。弱冠秀才,而立举人,不惑进士,都是青年得志。
    余柏林及他那一帮友人是特例。
    整个大晖也就那么一小戳顶尖的读书人。他们属于最顶尖的一批。
    冯博闻此次来找余柏林,是因为冯努重病,眼看不行了。
    冯努近二十才得了儿子,他的儿子也是近二十才有了苗苗。
    算起来,现在冯努已经天命之年了。
    这个时代的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不长,冯努前半辈子遭逢大难,后半辈子为了给孙子拼一个前程,拼一份家业,又十分操劳。
 

上一篇:小娇夫

下一篇:疏狂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