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是神算子(148)
李乐只道:“稍等。”
他回屋里将自己算出来的名字,全都写在一张纸上,这些都是同淮安矿山有关的人,李乐只怕公孙淼然拿回来的证据中,未曾写明那些人的存在,若是让那些人逃脱,等他们死灰复燃,查出是他算出来的,那他的小命可就危险了。
没有办法,只能从根源解决,一网打尽,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李乐只写好后,拿着名单走出,将其递到公孙淼然的面前。
公孙淼然接过,看到上面的名字后,诧异了一二,震惊地看向李乐只,“李道长,这些名字是……”
真是他所想的那样,这些人都是和矿山一事有瓜葛的人?
李乐只知晓公孙淼然未尽之言,点点头,确定对方的想法。
公孙淼然心下一惊,又接受良好,不过是些名字罢了,依李道长的本事真想算也不过是抬手的一瞬,只是公孙淼然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东西,李道长居然会交到他的手中,果然他和李道长之间的关系,绝非一般人能比。
公孙淼然小心收好道:“道长放心,这上面的人一个都跑不掉。”
李乐只:“嗯。”
有了公孙淼然的保证,李乐只放下心来,这份名单,公孙淼然既然明白是何,也承诺不会轻易放过,那么他一定会交到太子的手中。
到了太子手中和到了皇帝手中也没两样了。
公孙淼然带着这份名单离开,将其交到赵宣的手中,赵宣得知是李乐只算出来的后,立马打开一看,看到上面的名字,同他们所查到的人一一对比,最后竟发现,他们所查到的证据中,居然没有这位荆姓商人。
能做到这一步的商人,在大梁,在宜州,可没有一位姓荆,反倒是荆姓,是昭国的大姓。
赵宣面色沉沉,他带着这份名单入宫见赵帝,将这份名单呈上道:“爹,这是李道长算出来的,这位荆姓商人,不在我查到的人中,我怀疑,淮安铁矿被贩卖到了昭国。”
这远比他们查到的事,还要大。
原本淮安王,他们开采矿山,又同四侯联络,不过是想送李王血脉,想谋求从龙之功,而这些人,原本就是李王旧党,不过是碍于阿翁的面上,才保全一命,再者,李王一脉,也只剩下一个儿子,年纪轻轻。
当年因他还在襁褓中,才留了他一命,没想到让这些人心底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对于这件事,赵宣也不知该说他们蠢,还是有谋算,若是他的人不知淮安铁矿一事,若是李道长没有将他们算出来,等他们成长起来,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也要费上一番功夫才能镇压。
而说其蠢,则是凭着阿翁才能保全一命,现下却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倒是让他们找到机会好好清算当年同他爹作对的人。
虽不至于没收爵位,但也能敲打一番,让他们安分守己,免得在后面拖后腿。
只是赵宣没想到,这里面还和一位荆姓商人的事,也不知这些蠢货到底贩卖了多少矿给昭国,甚至是雪国,越国,虞国。
想到这里,赵宣微低垂着头,让他爹看不见他铁青的脸色。
赵帝看名单上的名字后,视线在荆姓商人的名字上停留片刻,眼眸酝酿着风暴,他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是将戴在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取下,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后,重重放下发出的声音,泄露出一丝心中的愤怒。
所幸淮安矿山尚未被这些叛党搬空,只是宜州距离昭国隔着豫州,淮安的矿山又是如何经过豫州送往昭国的。
豫州可是边关重地,淮安铁矿这等重要物资,即使伪装成茶叶,丝绸,也会一一开箱盘查,绝不会让不明之物走出豫州。
若不是豫州,唯有横跨缙国才能通往昭国,赵帝戴上摘下的玉扳指,对赵宣道:“名单是李道长算出来的?”
“是,爹,李道长本事不小,儿臣查出此事,多亏了李道长的卦象。”
“嗯,”赵帝转动玉扳指,略微沉思片刻后道:“李道长的位子是该动一动了。”
赵宣心快速跳动两下,爹这是要升李道长的官,还是想请李道长入供奉堂?
若是入供奉堂,李道长年纪轻轻,已有的功劳尚且不能昭告天下,此时请李道长入供奉堂,绝非好事,恐给李道长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鸿胪寺尚缺一职,这事你去办,表明是你的意思,”赵帝也不想将李道长放到明面上,昭国等国并不安分,此时国内尚有叛党作乱,若是那些人知晓是李道长算出来的,会扰了李道长的清修。
况且,李道长的本事不小,三司原本互相牵掣,如今倒好,有李道长在其中牵线搭桥,反倒同仇敌忾,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若淮安铁矿一事,是从缙国运输到昭国,可见周围狼子野心,不如让李道长去鸿胪寺,也好同几国打交道,有淼然从旁协助,定能知晓不少机密。
至于李道长的安危问题,赵帝也早有准备,绝不会让那些人伤害李道长一根汗毛。
赵宣知晓他爹的安排后,也没有任何犹豫,立马将李乐只安排到鸿胪寺。既然安排了李乐只,赵宣揣摩了他爹的心意后,趁着这次机会,也将淼然安排在鸿胪寺里,这次淼然立了功,也能出仕。
按照功劳大小,赵宣斟酌了良久,还是将其安排在典客署,当典客令,也是不小的官职,安排淼然。只是在李乐只的职位上犯了难,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如今李道长在刑部的待遇,相当于八品,又有刑部厚待,俸禄远超八品,这让赵宣思忖了良久,还是定下主簿一职,官职有所升,事又不难,又有淼然护着,也不会也不开眼的人惹李道长生气。
赵宣安排好后,便写了一封信给吏部,后又亲自去找淼然,同他说清楚此事后,托其前去告知李道长一声。
原本他想亲自前去,但此举又太过张扬,万一惹李道长生怒,倒是非一件妙事,除此之外,赵宣远比往常,还要多了几分顾虑,也不知将李道长从刑部调到鸿胪寺,会不会惹李道长不痛快。
公孙淼然知道这件事后,也头疼不已,幽怨地看着赵宣,表哥这事将难题推给他,但他又能怎么办呢,也只能听令行事。
更别说以后他就要和李道长一同上值了,这更显得他和李道长是一条船上的人。
公孙淼然立马找到李乐只,向他说了此事,李乐只震惊,眨了两下眼,才慢慢消化掉公孙淼然说的事。
?
不是?
他怎么会被调到鸿胪寺去,鸿胪寺需要道士?还有他和公孙淼然一起上班?
第91章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官职调动会是这么调动,但这事是太子的命令,李乐只对此,也没有任何意见。
特别是他在家中赋闲,没有前去刑部上值,却从赵大人那得知刑部近日的状况后,心情复杂。
自从淮安王等人的事迹暴露,皇帝下令将他们抓起来,等秋后问斩,因涉及的人员过多,这些人都被关押在大理寺和刑部的大牢中,除了秋后问斩的几人,其余人等流放三千里。
若单单只有这些李乐只自然不会心情复杂,可偏偏这些人落网后,知晓是因为自己算出来,才让他们的算盘落空。吏部侍郎和曲安侯之间互相怪罪,这又导致其余人也知晓这件事情会暴露,都是因为吏部侍郎得罪于他,让他算了出来。
因此,在他赋闲的这段时间内,关押在地牢里的那群人都在互相问候着对方,当然也包括他,十句不离他李乐只,还有人不相信他能算到那种程度,精神出现了问题。
知道后,李乐只沉默了。
他也没想到会是这样,怀疑太子将他调离刑部,也是怕以后他走在路上都被人敲竹杠。
淮安王的事情传出去,他要是继续在刑部,那么,很多事情都没办法遮掩,甚至是和他无瓜,也不是他算的案子,有人落网后,其幕后老大都有可能将这笔账算在他的头上,这就相当于,除了刑部大理寺等,其他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要他命的人。
所以,太子才将他调到鸿胪寺去避避风头,顺便给他升升官。
李乐只也知道自己所想的那些并不是真正将他调到鸿胪寺的原因,这里面有太子的深意,有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