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218)
原主的亲舅公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林父所在的面粉厂就是他亲舅公所办的。
不过在三十几年前,原主母亲就嫁到了京城。
当年的林家早已不是那个耕读世家,举人之家,全家仅靠着几口薄田度日,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不仅如此,林家大儿子还得了小儿麻痹症,急需一笔巨款来治病。
当时原主生母回到吴县养胎,却意外早产,加上高龄生育并没有母乳,所以急需为儿子找寻一位品貌端正、家境清白的乳娘。
而林母就是那个人选。
原主亲舅公听说林母夫家不但出身清白,祖上还出过举人,林母本人又刚刚生完一子,容貌秀美,确实是在这个小小的吴县数一数二的人选,于是亲自登门邀请。
为了赚钱,林母答应了。
她抛下襁褓里的儿子,少不更事的女儿跟一对体弱的双胞胎以及重病的儿子,毅然决然地去了路家。
为了弥补林母远离亲人之苦,在工资以外,路老爷(原主亲舅公)贴心地把林爷爷林奶奶都招入自家的面粉厂上班,还额外帮林母的弟弟找了一份砖窑厂的工作。
京城形式好转以后,原主生母就要回京城了,临走之前她带走了林母,而林母舍不得小儿子,加上林家确实负担累累,养不活这几个孩子,所以破例又让她带走了当时还在襁褓中的林冬(张东山)。
谁知道,这一切竟成为了林家苦难的开端。
林母走后没多久,双胞胎之一的秋妮夭亡。一年以后,因为林母忙着哄骗摇篮里小少爷(原主),没有看好亲生儿子,导致已经会走路的林冬被人贩子拐走。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林母一病不起,另一边主家也心疼她的遭遇开始帮忙寻找孩子。
林母在信中这样写道:“周家对我真的是仁至义尽,我带着冬冬去周家以后,你亲生父母也同意我把你们养在一块,吃喝用品一应跟你相同。你父亲觉得几个孩子名字不好听,还帮忙取了新的名字。”
“冬冬丢失本来就是我的责任……当年大半个四九城的警察都出动去找了,可是毫无头绪……那群人贩子胆子非常大,短短一周竟然拐走了几十个孩子。”
“为了不打草惊蛇,又怕他们狗急跳墙会伤害孩子,警察们多少有些投鼠忌器……当时京城形式很乱,老爷一方面要应对官场上的事情,一边面又要帮我找冬冬……他生怕警察们不尽心,对外都是宣扬丢的是周家的孩子,可是冬冬始终没有找到……后来隐约听警察局的人说在山林里找到了孩子的尸体,我当时以为冬冬应该已经死了。”
“后来真的出事了,周家落败,全家都被抓了,我们作为下人免于刑罚被赶了出来,你父亲就把你交给了我,让我带你回吴县。这件事天知地知,他知我知,就连你亲生母亲和几个哥哥姐姐都不知道,她还真的以为你丢了……”
“一切如你所见,林家上下对此也是一无所知,但是我害怕有一天你的身世会被揭穿,我感觉我对不起你爹,所以想再生一个健全的孩子,但我的身体已经不容许再生育了,最后生下了体弱的冬妮。”
“你问的紫藤花确实有,就在周宅的院子里,一到时令就开得格外旺盛,特别好看。你父母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才女,每到这个时候,家里总是会来许多大学里的学子,跟他们共同讨论诗书古玩……”
“逸秋,我的儿,你亲生父母待我极好,你舅公舅婆更是我林家的大恩人,我对你视如己出也是真的。这些年我无数次地懊悔,但是从来没有后悔把你养大……无论张东山是不是我丢失的儿子,你都是我最爱的孩子,我们的母子情分永远不会断绝。”
林逸秋哽咽着读完了剩下的内容。
“我娘真的对我很好……现在,我只希望她可以早日跟亲生儿子团聚。还有东山,他受了太多年的苦了……”
刘季年心里一抽一抽地疼,他赶紧把人按在肩膀上,安慰道:“一定会的,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京城,一起帮你找你的亲生父母还有兄弟姐妹。”
眼看食品厂的生意是不需要再操心了,销售人员也在一点点被带起来,林逸秋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跟刘季年的学业上,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两年不到的时间,能不能一举考上大学,就看这两年的光景了。
1976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在妇女主任之位上做了二十年之久的孙民娟正式退休。刘秀花正式接替了她的位置,成为整个红河生产队最年轻的妇女主任。
听说金熙为了更好的发展改了名字,一早心痒难耐的刘秀花自然也想跟风,她跟金熙一样,只改字不改名。把原本的刘秀花改成了刘秀华,取自“秀丽中华”之意,刘大斌早就管不住这个女儿了(也不想管了)自然也就随她去了。
第171章 离心
紧接着,一直看管仓库的老刘也因身体欠佳不得不退休。
这仓库保管员的工作要是放以前,那可是香饽饽,毕竟官职再小也是吃国家饭的,可如今大家工作丰富了(要么去宣传队,要么去照相馆,要么去工厂),实在不济还可以种田,这样的工作清闲工资又低的工作大家都看不上了。
于是林逸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季年。
谁料刘季年听完以后一口否决:“不行,让我二哥去做保管员,这不是胡闹嘛。”
他很少反驳林逸秋的话,话一出口便后悔了,赶紧柔声道:“二哥这个样子,如果做了保管员,先不说村里人怎么想,就他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胜任这份工作……逸秋,我知道你是关心我,但是我不能拿你的名声去开玩笑,让人家觉得你假公济私!”
林逸秋听了他这一番话,有些哭笑不得:“谁说我假公济私了?好吧,我承认自己确实有一点私心,不过你先听我说完。”
刘季年被安抚下来,林逸秋继续说道:“我观察过了,仲年二哥只是心智不成熟,并不是傻子,他会写简单的书写证明有学习能力,倒是你爹娘,成日把他关在家里,真的不适合他的身心发展。如果他有了这个工作,不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也不至于再被村里的孩子们欺负。”
“而且咱们肯定会离开刘家村去外面发展,你觉得你爹娘会老老实实放你走吗?”以前的刘季年是个可有可无的儿子,但现在他是村长,是刘氏夫妇唯一近在咫尺的倚仗,要不是刘季年名义上已经被过继了,说不定马上就要求他搬回去住,工资全部上交。
刘季年摇了摇头,他已经被过继给了二叔,法律上来说对刘氏夫妇是没有赡养义务的,但同住一个村,又是亲眷,关系又能多疏远。这些年因为要照顾刘仲年和外甥,他给家里带了不少好东西,结果反倒让刘氏夫妇赖上了他。
“你爹娘这边需要一个可以给他们养老送终的人,而你二哥就是很好的人选,等将来他们百年之后,我们再把二哥接走也可以。至于你大姐,她现在虽然没有结婚,可是难保以后也不会结婚,你弟弟还小,他还有很光明的未来,不论是跟着你姐姐还是跟着我们出去闯荡,都比留在刘家村强吧。再说说你三哥,你也看见了,你娘一手拆散了他跟张同志,我估计他也不会心甘情愿回到刘家村结婚生子吧,那剩下的养老压力可不就全压在你身上。”
刘季年面露难色,他心知林逸秋说得全都在理,且话里话外都是为自己着想,可他又实在担心二哥胜任不了这样的差事,左右为难。
林逸秋见他动摇,趁机又添了一把火:“除非你可以一走了之,永远不管他们。”
刘季年自然不想被“亲生父母”的枷锁绑架一辈子。但一走了之,也真的做不出来。毕竟他是先生跟二叔一手带大的,村里人说他不孝不要紧,可唯独不能攻讦他最重要的两个长辈。
“管肯定要管,但是肯定也无法像对待先生一样侍奉在侧。”
“远香近臭,有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反倒是最好的,你只要按时寄钱回来,没人会说是你的不是。”拿捏人心,林逸秋可太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