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217)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市区最大的百货商场并且直奔糕点区。
遗憾的是,她并没有买到东西不说,营业员连听都没听过这款所谓的老东北榛子蛋糕。
女人不死心,又找了几家供销社,无一例外,通通没这个东西。
真稀奇了,这榛子蛋糕还是什么特供的吗?外头竟然买不到?
万般无奈之下,女人直接来到了厂里的后勤部,找到了负责人老杨。
面对女人的质疑,老杨轻叹着摇了摇头:“你已经是第八个来问我榛子蛋糕的了。”
女人问:“我前面还有人?”
老杨略有些得意,他压低了声音道:“何止,你还认识呢。那个一车间的林桂娣,五车间的周春花,不都是你朋友嘛。”
好啊,她一大早去百货公司排队,两个好友竟然一声不吭摸到这里来了。
老杨继续道:“我也不瞒你,这东西确实是比麦乳精便宜。但是这次缩减节礼是厂长的主意,不是我擅作主张……至于我是哪里买的嘛,你可不能说出去。”
女人催促道:“当然!”
老杨故作为难一番,最终还是说了:“你可千万不能到处去说,自己知道就行。其实、其实是我从黑市买的!”
“我的个老天,黑市?”给她一万个胆子她都不敢去啊。
“我也没办法啊,厂长就给我批了那么点预算,要买那么多东西呢,不过这东西便宜,你可以去看看还有没有,美中不足的就是限购,每个人只能买5盒。”
一听限购,女人有些坐不住了,马上就是中秋了,可不得赶紧买些备着。
等女人走后,老杨继续悠哉悠哉喝茶,他在等,等下一个来问的顾客。
紧赶慢赶,女人还是在中午之前来到了黑市。没想到那条平时没啥人的小路,此刻队伍都已经排到十米开外了。
女人自言自语道:“这都买什么呢?”
前头一人转过身来:“你说呢,当然是买榛子蛋糕啦。”
女人一看对方还有些面熟,看来是自己单位的。
她心里暗骂,这个老杨真不厚道!
那人说:“不知道轮到我还有没有,唉,来的太晚了。”
前头又有一人说:“是啊,才五块钱一盒,我不得买个七八盒送人嘛,什么时候轮到我啊。”
而这样的场景,在海市工厂区每天都会发生。
刘家村生产队办公室
自从蒋袁第一笔尾款一到账,林逸秋就把开销公布了出来,一部分用来偿还拖拉机的贷款,剩下的用来购置农场那边的原材料和修路的材料费和人工费。
村民们一听这个榛子蛋糕这么赚钱,顿时觉得食品厂前途无量啊,干活也更有冲劲了。
刘大斌也很豪爽,力排众议给修路的所有村民加餐,隔三差五地买肉给大家吃,此举瞬间赢得了两个村村民所有的好感。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端,林逸秋身上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不又开始开会了。
上回刘庆年跟着去了一趟市里,回来以后身价立刻就不一样了,林逸秋把他跟陈枫提拔成了副手,又从两村各挑了两个村民做销售,凑成了一个销售队,力求把产品推广出去,南北两开花。
刘庆年激动地拍手:“这蒋哥厉害,竟然能想到这一出。”
“是啊,这可比单纯地拿到百货商店推销强多了。”林逸秋也赞了一句。
蒋袁先用低廉的价格说通几个工厂后勤采购人员,趁着过节发节礼买他们的榛子蛋糕礼盒,等打出名气以后再去找百货商店的负责人交涉,趁机抬高价格,这一招真是妙极。不但跟百货商场达成了合作,而且跟很多工厂也有了业务往来,一举两得,再加上工厂的工人本身购买力也比一般家庭强,看来以后榛子蛋糕这一块怕是不愁销量了。
第170章 谜底
榛子蛋糕的火爆程度比林逸秋想象的还要夸张,仅从九月份开始,每月的订单光海市就已经到达了上百斤,这还不算其他地区和其他产品。
为此生产队不得不再次扩大了食品厂的生产线。
这样一来,王刘两村的人手是真不够用了,食品厂第一次开始向外界招工。
刘家村虽然地处偏僻,但每个月组织上召开大会,刘大斌作为队长都是要参加的。十二分队的变化落在好几个支队眼里,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这副业队才搞起来多久,几个月就买了拖拉机,如今还开始修路了。
现在一听说十二分队要招工,包吃包住每天还有五毛钱,工资日结,附近几个村落的妇女都来了,队伍从工厂门口一直排到村口,豪不夸张。
可是十二分队招工要求很严格,年龄在18周岁到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无传染病,还要讲究卫生,有小学学历以上最佳。
几个条件下来,顿时砸跑了一大批人,但生产队办公室等人并不觉得可惜,他们可是做食品的,要想在这一行立足长远,食品卫生自然是重中之重,等她们入职以后,所有的后续工作都交给了陈枫。
十月底,从王刘两村通往外界的路正式落成。
十二月底,十二分队再度贷款购入一辆大货车。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此期间林逸秋始终没有收到林母的回信。
他心里放心不下张东山,隔三差五就去看他,开始的时候,林逸秋的出现总能引起宣传队阵阵慌乱,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但因为林逸秋三天两头往宣传队跑,渐渐的队里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说他在宣传队有了喜欢的人,所以才会假借看张东山之名总往宣传队跑,毕竟一大小伙儿有什么好看的?
他喜欢的人?
他喜欢的人一直就在身边,日日夜夜都可以看见。
对此林逸秋和刘季年都心知肚明,所以也不多作解释,只能一笑置之。
只是随着宣传队的发展,目前队里已经不再是只有知青所的同志了,本村包括周边村落对这份工作热爱的老乡也纷纷加入进去,几个演员组几日之间多了一些年龄大小不一的演员,大大丰富了宣传队演员的层次。
《孙丁宝下乡记》《白毛女》《陈三闹茶场》还有几部新剧并小品歌舞等等,都是附近老百姓们的最爱。
每逢初一十五,宣传队都会受到各支队的邀请,知青们混得风生水起,张东山这个后勤组组长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朝不保夕赚钱的日子随之远去。
年底,林逸秋终于收到了来自吴县的信。
他怀揣着复杂的心思完整地看完了整封信,心里不知是何滋味。
刘季年一脸关切地问:“怎么样了?”
林逸秋犹豫再三还是问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吧。你想先听哪一个?”
刘季年知道事关紧要,沉思片刻还是说:“我想听好消息。”
“好消息就是,我娘说她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确定张东山是她丢失的儿子,而且她把我的全部身世都告诉了我。”笼罩在林逸秋身上的身世之谜终于被解开了。
“那坏消息是……”
“坏消息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兄弟不知道是否还在人世……”说到这里,林逸秋大大地叹了口气。
原著中没有提到林逸秋这个小配角的身世,他本来也没有抱有期待,但却仍在得知全部真相以后感觉被打击到了。主要是为原身感到一些沮丧吧,他一心想脱离林家,找寻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那场意外中他并未丧生,那此刻,他追寻多年的真相终于有了一个答案。
嗨,自己怎么魔怔了,如果自己不来,一切就得按照原著来,原主结局也不见得有多好,起码他来了以后,确实改变了林家很多人的命运。
接着,林逸秋把自己的身世完完整整地告诉了刘季年。
刘季年分析道:“我觉得他们不见得都不在人世,既然你家这么有本事,肯定会有一些保命的手段吧。”
“可惜现在哪里都去不了……”他只能被困在刘家村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
没错,原身确实是京城人,他的母亲本姓路,出生于吴县望族,这是一个很罕见的姓氏,林逸秋几乎立刻就想到了来东北之前,林母带他祭奠的那座荒坟。如果他没有猜错,那座坟墓里埋葬的,应该就是原主的亲舅公和亲舅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