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大唐作死之旅(16)

作者:云长歌 时间:2024-06-24 10:10 标签:系统 相爱相杀 历史同人

  李世民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可惜这次你却不能和他继续比试了。”
  李恪听了之后一张小脸顿时垮了下来,而就在这时李承乾也走进来了,他看到李世民的时候似乎有些惊讶,连忙快步上来行礼:“阿爹。”
  李世民轻轻颔首问道:“来看三郎?”
  李承乾偷偷看了一眼李世民低头说道:“儿子听说三弟受了伤,就想过来看看。”
  他不仅仅自己过来了还带来了好多东西,食物药材应有尽有。没有父亲不喜欢儿子们手足情深的,尤其是他经历过手足相残之后,对于儿子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更加严苛,而李恪和李承乾这个度把握的也很好,虽然时不时的要互相比试一番,在李世民面前却一直都是关系不错的。
  李恪眼睛一转就嘲笑道:“大兄今天的功课肯定还没做完!”
  李承乾悄悄瞪了李恪一眼,李恪则躲在李世民身后偷笑,李愔看着两位兄长眼里颇有些疑惑——总觉得两位兄长看上去不是那么和谐啊。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直觉总是最准的,李恪和李承乾最想做的事情是互殴,才不想表现什么兄友弟恭,哦,确切来说是李承乾想要殴打李恪,而李恪搞不明白原因,却也不妨碍他反击。
  李世民事情多,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儿子们说话,他在临走之前特地嘱咐杨淑妃要关照一下李恪,杨淑妃柔顺的答应了,心里却有些担心,李世民虽然没有点出她作为母亲的失职,但是话语里的意思却是很明白。杨淑妃也担心这次的事情会影响李世民对她的观感。
  李世民走了,李承乾自然也跟着一道走了,李恪看着李承乾的背影心里直叹气,要不是因为这货他现在也不用处心积虑的一边安抚杨淑妃一边讨好李世民,毕竟只有得宠的皇子才能在太子的步步紧逼之下还能翻盘,不得宠的就等死吧!
  他还没机会开始找系统呢,怎么能被李承乾弄死?
  李世民走了之后杨淑妃看着李恪温言说道:“今日三郎就不要读书了,好好去休息吧,六郎,不许闹你三兄。”
  李恪从容的对着杨淑妃点了点头,然后就走了。只不过他虽然揣摩着杨淑妃的性格做了最好的应对,但是人心却并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从小到大杨淑妃都非常明白母凭子贵,子凭母贵,而如今坦白来讲,她的儿子想要凭母而贵其实也就那样了,毕竟她身份敏感,但是她的儿子若是优秀,她也是能够得到宠爱的。
  可是如果那个优秀的儿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呢?这根刺一直在杨淑妃心里扎着,不是说亲若母子就是真的母子了,更何况杨淑妃不止一遍的想过,萧氏想要恢复大隋天下,是因为那个时候她就能登上太后宝座。
  可是杨淑妃到时候却只能是个公主,还是个寡妇,公主和太后……这两个显然是后面那个更加吸引人一点,那么如果非要扶持一个孩子登上帝位,为什么不能是她的六郎?杨淑妃在犹豫,这种事情并不是那么好下决断的。
  帮助她下决断的却是李世民对皇子诸臣的分封,李世民登上帝位他手下的许多人是出了大力气的,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于是在登上皇位之后,李世民直接就开始分封诸臣,其中得到最多的却不是大家认知中的长孙无忌,而是裴寂。
  以裴寂为首的六个人皆被封为国公,封户以裴寂最多一千五百户,其他人却都只有一千三百户,裴寂圣眷正浓由此可见。
  而对于诸皇子的分封大家却也在盯着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太子的位置了。
  贞观元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蚀之。
  日蚀来了,长孙无忌没有动,但是他手下的狗腿子却立刻上奏疏表示日蚀定然是因为储君之位悬而未决,所以还请圣人早定太子。
  太子之位李世民早就有了腹稿了,并且太子的制服之类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既然有人上奏疏他就也顺水推舟的准了。
  冬十月癸亥,立中山王承乾为皇太子,同时徙封长沙郡王恪为汉王。
  
    
第21章

  这一次分封李世民只封了两个儿子,其中李承乾是太子自然没人有意见,作为圣人的嫡长子,他不是太子谁还能做太子?只是另外一个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很多人都以为这一次李世民大概要给儿子们都封王的,只是没想到最后却只有李恪一个人。杨淑妃有些坐立不安,她的六郎呢?现在李世民的儿子一共有七个,虽然只封了李恪,但那是因为在这之前,跟李恪同年出生的李泰已经是卫王,并且授予上柱国。
  好,这位是嫡子李愔不能比,可是同为庶子并且只比李愔早出生两年的李佑也已经是宜阳郡王了,李贞……李贞也不过两岁不封王也说得过去,可是李愔已经四岁了啊。
  杨淑妃心里明白作为皇子李愔的至少是个郡王,但是在别人都有而自己儿子没有的时候,心理就会不平衡。
  而此时被封为汉王的李恪正在纳闷,总觉得有点问题,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李佑应该会在这一次被封为楚王,怎么这次就没有他的事儿了呢?
  不过很快李恪也没精力去管李佑怎么样了,因为他发现最近杨淑妃的举动非常的……耐人寻味。因为他受伤,李世民在不忙的时候也会来看看他,毕竟李世民如今的儿子还少,稍微大一点的也就是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他们三个了,也只有这三个如今学文习武都看出了点苗头。
  而在李世民过来的时候,杨淑妃经常会把李愔给推到前面,再跟李世民说话的时候也是三句话不离李愔。李恪不动声色的看了杨淑妃一眼,当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他心里猜的出杨淑妃的意思,不就是不是亲生的靠不住吗?说实话这年头其实亲生的也不一定靠得住,不过只要杨淑妃没有要揭发他的意思,那就爱干嘛干嘛吧,如果杨淑妃将希望转到李愔身上,李恪更是求之不得。
  当然杨淑妃并不敢表现的太明显,表面上对李恪也依旧关爱有加,李恪的胳膊也慢慢的恢复,他拆掉夹板的时候正好也入冬了。
  李恪当了三个多月的失学儿童,虽然每天也读书,但是字和骑射却是拉下了,胳膊好了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这两只胳膊跟不是自己的一样,特别的不好用。
  李承乾在知道之后则笑着说道:“三郎伤势才愈,功课方面也不必太过心急,若有不懂尽可来问我。”
  在李恪的眼里,李承乾就算说两个字他都要掰开了揉碎了去思考一下,李承乾这番话看起来似乎在安慰李恪,但是李恪总觉得他是在表述自己的地位。
  而此时李泰却说道:“正是,弓马骑射三兄可以请教于太子,书法书画方面愚弟到多少有些涉猎,可以与三兄共同探讨。”
  李恪看了一眼李泰笑着说道:“如此就谢谢太子和四弟了。”
  这一番兄友弟恭其实也是另类的争宠,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泰,又看了看李恪,心下总觉得奇怪。
  他本以为三弟四弟会联手对付他的,但是没想到现在这两个人一点结盟的意思也没有,当然四弟倒是有点意思,不过三郎……总觉得有哪里不太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李恪再傻也不会去跟李泰结盟,不说他对皇位暂时没兴趣,就算有兴趣也是宁可培养庶弟也不会跟李泰联手的,毕竟李泰也不算太聪明,更何况李泰是嫡子,到时候他们赢了这个皇位也没有李恪什么事儿。
  之所以李恪是暂时没兴趣主要是因为如果李承乾在他步步退让之下还穷追不舍的话,他就真的要对李承乾下手了,他从来就不是会被人揉捏而不敢反抗的人。
  李恪胳膊好了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要补功课,说实话,他现在需要下功夫的也不过就是骑射,文学方面已经没啥问题了,之前之所以每天刻苦读书只不过是想要给李世民给所有人都留下一种他很努力的印象。
  如今这种印象已经形成了,他松懈一点也不会怎么样。而这个时候李恪开始勤快的往李渊那里跑。
  李渊虽然对儿子不满,但是对孙子还是很喜爱的,毕竟隔辈亲,而这之中大概以李恪为最,毕竟李恪跑得勤还嘴甜。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