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102)
主公加的这句话看上去简单,仔细一想,万一将来出事,他们凭借这句话就能名正言顺的来处理那些人。
郭嘉笑着将上面的东西誊写到绢布上,放到竹简上晾干,然后伸了个懒腰,“盟书已成,稍后找苏、张二人签下姓名即可。”
原焕看完书案上的几份竹简,沉吟片刻问道,“文若、奉孝,昨日见到卫觊、鲁肃等人,你们觉得他们如何?”
荀彧抿了口水,正跽而坐温声答道,“鲁子敬、卫伯觎有大才,可担重任,糜子方、卫子许勇武,只是镇守太平之地尚可,居乱世略有不足,而那甄俨甄子庄,年纪太小,想独当一面还要再历练几年。”
郭嘉摸摸鼻子,“嘉也是这么觉得。”
不是他躲懒,而是他真的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文若先开口,把他的话都说完了,他只能这么接一句。
郭嘉叹了口气,打起精神问道,“主公可要起用他们?”
原焕摇摇头,“为时过早。”
旁边两人了然点头,为时过早,也就是说不是不用,而是以后再用。
如今刚刚定下稳定盐价粮价的法子,这些人各自归乡有的忙,稳定物价不是小事,即便是他们也会忙的焦头烂额,不亲自盯着难保有人钻空子,稳妥起见,还是让他们各自回去的好。
再说了,这些人在当地或大或小都有官职,再不济身上也有个孝廉的称号,让他们这个时候留在冀州不走也不现实。
“奉孝若嫌公务太多,正好昨日府上来了个才华横溢的小郎君,若奉孝和文若能教导一二,帮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原焕眉眼弯弯,站起身来让二人随他出去,“周家小郎在庐江声名远扬,文若和奉孝可曾听过?”
“周家小郎?庐江周氏的人?”郭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出身庐江周氏,应该是前些年洛阳令周异之子,“主公和扬州没有打过交道,周家小郎怎会找到这里?”
荀彧整理好桌上的书简,拍拍衣袖从容起身,“奉孝忘了,乌程侯之子与周家小郎私交甚好,之前乌程侯起兵讨董,孙氏家眷便去了庐江与周氏比邻而居,两个少年感情甚笃,一起过来并不奇怪。”
“听主公话中的意思,对这周家小郎应是非常满意,看来这议政厅很快就能再加一个人了。”郭嘉踱着步子走出去,眯着眼睛感受着秋日的阳光,懒洋洋的想找个地方睡觉。
荀彧稳步走在他身边,一手搭在他肩膀上让他好好走路,“周郎年少,奉孝该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若是欺负小孩子的名声传出去,主公怕是要生气。”
郭嘉正了脸色,振振有词的回道,“嘉向来勤勉,文若莫要血口喷人。”
原焕听到这话,很想知道郭奉孝的脸皮到底有多厚,勤勉二字放在谁身上都合适,唯独他郭奉孝不可以。
若他都能算得上勤勉,这世上就没有懒人了。
另一边,周瑜拒绝了孙策同游军营的邀请,昨日见面仓促,他今天已经准备好,要递拜帖求见州牧大人,这家伙满心都是剿匪剿匪剿匪,他要留下,自然不能无所事事。
孙策知道轻重,看他沐浴焚香如临大敌,到底不敢打扰他这么严肃的会面,虽然他觉得,昨晚主公对他们一视同仁,就已经代表了他们家瑜弟的才能得到了主公的认可。
既然瑜弟这么郑重,他再拦着总觉得要被埋怨,还是让他去见主公一面,他自己去军营也没有问题。
孙策轻车熟路找到张辽,发现现在练兵的只有张辽自己,知道赵云已经离开中山前往南阳,更加相信自己来到之后就会受到重用。
看啊,赵子龙刚刚离开,主公身边少了一个人,他来的可不正是时候吗。
秋冬匪患猖獗,有他在这里,肯定让周边的山贼劫匪哭着改邪归正。
张辽上下打量着这容貌极为出众的少年郎,掏掏耳朵问道,“你刚才说,你要带兵出去打山贼?”
“对啊,有问题吗?”小霸王捏捏拳头,眼里闪着光芒,“秋收刚过,百姓家里有余粮,正是劫匪强盗最猖狂的时候,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经常见到官兵这个时候出去剿匪,文远将军放心,寻常劫匪根本打不过我。”
张辽啧了一声,拍拍他的肩膀摇头道,“策啊,你来晚了,咱们中山的劫匪已经被吕奉先打没了,你要想剿匪,只能往太行山那边找,那边的黑山贼应该还有一部分。”
孙策:???
没了???
不是,他才刚来中山,怎么中山的贼就没了呢?
没有山贼,水匪也行,他们家打水匪有传统,他爹年轻的时候打水匪一战成名,他现在可以重复他爹的路,打水匪也不在话下。
张辽继续摇头,“策啊,咱们冀州,没有水匪,而且你小小年纪,在府上我和一起练兵就行,不管是山贼还是水匪,有吕温侯在都轮不到咱们去清剿。”
小霸王哭丧着脸,“一丁点儿都不剩了吗?”
他倒是敢去打黑山贼,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黑山贼不只在冀州一地,太行山中不知道藏了多少贼众,他敢去,主公肯定不会让他去冒险。
张辽怜爱的拍拍他的脑袋,“小孩子家家,别想那么多。”
孙策撇了撇嘴,“我不小了,再过两年就能加冠,到时候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连取字都没有取的小毛孩儿,说什么独当一面。”张辽哈哈大笑,调笑起来口无遮拦。
小霸王被他说的面红耳赤,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小毛孩儿,眸中带火噼里啪啦,两个人很快打成一团。
*
兖州,乌程侯收到儿子写的信很是新奇,他家那小子竟然能想起来给他写信,真是难得。
然而打开一看,和他以前见过的所有家书都不一样,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爹!赶紧给我取字!!!
作者有话要说: 孙策:谁都别想拦着我上进!
第61章 举世皆浊
兖州,昌邑。
自从打退黑山贼,兖州就开始走上热火朝天的重建之路,曹操和孙坚不知道为什么要急着修路挖水渠,不过这些本来就是他们要做的事情,以工代赈收纳流民,供流民干的活儿不多,修路挖渠补城墙这些往常需要百姓服役来完成的活儿让他们干再合适不过。
只是前些天他们又收到吩咐,让他们鼓励百姓多养鸡鸭,人都养不活,养鸡鸭干什么?
两个人都想不明白这鸡鸭有什么深意,拉着曹洪等人商讨了好几天也没讨论出子丑寅卯,索性也不琢磨了,听命行事就是。
信上都说出宁可多耗些粮食也要让百姓多养鸡鸭这种话了,这件事肯定很重要,而且还不会是曹仁那小子说的多养鸡鸭给将士们改善伙食这种不切实际的理由。
曹操忙着屯田,孙坚忙着整顿兖州兵马,两个人都忙的不可开交,连亲自护送家眷去冀州都腾不出空,好在各郡县可用之人不少,其中东郡东阿人程昱程仲德干起活儿来简直比他们俩还拼。
曹操自己是兖州人,对兖州各地的情况比孙坚了解,发展屯田的同时不忘以州牧的身份征召各郡县的人才,他们打退黑山贼救兖州百姓于水火的功劳是实打实的,那些被征召的隐居大才以及兖州世家绝大部分都接受征召出来为官,若非如此,他们也没时间因为养鸡养鸭的事情讨论好几天。
兖州郡国有八,最东边的泰山郡和青州徐州接壤,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太平,孙坚整顿兖州兵马,正准备趁冬天攻破泰山贼老巢,收到儿子来信还以为是什么事儿。
打开一看,就这?
臭小子才多大一点儿,离加冠还有两三年,取那么早的字干什么?
还有就是,主公就在跟前,袁府还有才华名气都很出众的文士先生,哪个不能给他取个字,大老远的送信给他,他看上去像是有文化的人吗?
乌程侯骂骂咧咧把信塞怀里,回书房笔走龙蛇把没眼力劲儿的臭小子骂一顿,让传信兵歇息好之后就把信带回安国袁府。
他可不是因为自己不爱读书没文化才不乐意给儿子取字,而是泰山郡情况特殊,必须他打起精神来对待,不然吃了败仗,他怎么对得起主公派人千里迢迢运到兖州的那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