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307)
皇帝和弟弟并肩站在一起,看着最高的牌位说道。
“可是他留下了一枚种子,后世不管哪个朝代都以统一华夏为准则。每一次分崩再统一,华夏的面积就会变大。”
秦宸想到了穿越前的华夏,那是祖宗一代又一代留下的基业。
以为华夏占据那么大的国土面积是怎么来的?不都是祖宗打下来的吗?
都说俄国是战斗民族,其实和华夏族比起来,真正的战斗民族是华夏族才对。
华夏族历史上打仗就跟喝水一样,很多计谋刻在了华夏族的基因里。就连三岁大的小孩子都会三十六计,只是平时大家没有往这上面想而已。
“是的,太祖说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兄长也很认同。”
这世上不怕一到二,而是怕零到一。
秦朝建立在没有任何经验上,后世皆以秦朝为蓝本,所以他们的朝代才能比秦朝存在得久。
可是零到一的苦,只有当时的那一批人才知道有多困难吧!
即使到了后世,秦朝有些东西还能借鉴,就说明它在某些地方确实很厉害,值得后人借鉴。
太祖知道云梦泽的竹简在什么位置,可是他没有派人去取。而是留给后人去挖掘,因为以现在的技术,无法保存挖出来的文物啊!
秦朝并没有一直流传得那么不堪,相反它有许多地方值得人借鉴。而秦朝身上很多东西,不过是后世朝代甩给他们的黑锅。
对于这一点,太祖是瞧不起那些朝代的。用抹黑前朝来证明自己正统,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后面的朝代有样学样。今天你抹黑了前朝,那么等到你这一朝结束后,后面的新朝同样用这样的方式抹黑你们。
证明前朝被灭是因为皇帝倒行逆施,而新朝的建立则是顺应天意。
这样的做法就是每一个前朝皇族都被新朝所灭。
大秦可没有这样做,只处置了那些罪有应得的皇族,没有犯罪的贬为庶人,和普通人一样。
他们如果想入朝为官,就得考试,这方面太祖并没有为难前朝的宗室。
而那些宗室也大多数乖觉,安安分分当普通百姓。他们也科举,但是考到举人就不再往上考了。
虽然太祖没有对他们做些什么,也允许他们入朝为官。可是他们心中明白,入朝为官会成为新朝大臣们的眼中钉。毕竟新朝有许多大臣的家人,因为前朝暴政而亡,他们对前朝是非常痛恨的。
没有迁怒他们,还是看在太祖的面子上,他们就不入朝为官给太祖添麻烦,给新朝的大臣们有借口弄死他们了。
太祖在安排大秦官员修前朝史书时,吩咐尽量做到公正客观,不要带个人情绪在里面。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需要抹黑前朝,也不需要洗白前朝。
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在修前朝史书时,大秦到了公正客观,还原了前朝的历史。
至于那些被人刻意抹黑的地方,也替前朝正名了。
太祖的行为,让史官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重任,他们在记录历史时都尽量不要带任何情绪,公正公平客观地记录自己看到的历史。
大秦史书没有被篡改,后人也不需要到处寻找真相,记录在大秦史书上的,就是真正的历史。
好的不好的都在上面,让后世更好地了解大秦的历史。
“总有一天,世人会为他平反的。”
秦宸和兄长走出密室,再次把密道关上,太庙又恢复了平常的样子。
“是的,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世人:我们姓嬴,嬴政的嬴。”
皇帝看着只有几个牌位的太庙,和密室下的牌位相比,这里太少了。
可他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先祖们的牌位摆出来,只因前面那些朝代的抹黑,秦朝的历史又太少,世人恐惧甚至是害怕始皇,对他只有暴君一种称呼。
“哥哥,我今天很高兴。”
秦宸侧头看向秦昊,即使是冕旒也没能挡住他脸上的笑意。
“阿宸,据说太祖的反应和你一样,你真的不是太祖的转世吗?”
皇帝怀疑他弟弟是太祖的转世不是没有原因的,实在是这二人不管是手段还是行事,都太过相似了。
“哥,你想太多了。”
秦宸移开眼睛,他和太祖相似是因为他们在前世接受的教育差不多。
“好吧!”
其实皇帝只是说着玩的,他也觉得自己的弟弟不可能是太祖转世,毕竟要转世成自己的后人,太祖估计也不愿意。
马车回程的时候,京城主道两边还是站满了百姓,他们一直朝着马车里的皇帝和秦宸招手,偶尔两人也回应他们。
每到这时,马车外都是一阵阵惊呼声。
本来兄弟二人就长得好,哪怕皇帝长得不如秦宸,但是放在外面也是美男子一个。
再加上他虽然已过四十,可是有着秦宸内力的他,现在看着顶多三十来岁,魅力也是相当可以的。
虽然在弟弟身边容貌被压,可是凭着他强大的气势也让一些姑娘们小子们注意到了他。
“大陛下长得也很好看啊!仔细看看,和小陛下也有几分相似。”
一位姑娘捧着红红的脸说道。
“他们是亲兄弟,当然像了。”
旁边的竹马翻了个白眼。
“同父异母好吧!所以大陛下和小陛下应该是像先帝。”
姑娘觉得能生出这么好看的兄弟,先帝长相肯定也不差。
“……”
不是在说两位陛下吗?怎么一下子就跳到先帝去了?真搞不懂这些女孩子。
竹马脑子想这么想着,但是手却不停地和马车中的两位陛下招手。
“大陛下、小陛下,看这里……”
他今天运气真好,站位靠前不说,还看到了两位陛下的真容。
听到外面的喊声,马车中的二人朝着他看去。
秦宸拿起马车上摆着的糖果,朝着那男孩子扔去。
“啊~”
这一次是更大的尖叫声。
小陛下给的糖果,男孩抱在怀里谁要都不给,包括自己的青梅。
“呵呵。”
被男孩子的反应给可爱到了。
“这么多年没出来,想不到京城中的百姓这么热情。”
皇帝感叹道。
“以后有的是机会,哥哥你就别难过了。”
秦宸扭头看他一眼安慰道。
“我知道,我出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盛华区看看,这几年盛华区发展得很好,都在向外扩建了。”
皇帝掀开帘子,看向远处比别的区要看出一截的楼房,那是盛华区所在之地。
“要是它没有进步,我才该头痛了。”
秦宸听了一脸正常,他当年花那么多银子,才建了盛华区,自然是想让它蒸蒸日上,超越其他三区的。
“好多人都想搬进盛华区居住。”
秦昊这话是真的,虽然住处不及别的区,但是真的很方便。
而且盛华区还有一个其他区不具备的优点,那便是里面的人比其他区更早开启民智。
秦宸在北境开学堂,皇帝就在盛华区试点。
兄弟两人一明一暗,同时开了学堂。
只是盛华区的学堂明面上要交钱,不过一年才一百文学费,哪怕最普通的百姓也能交得起。
孩子们在学堂学了字后,就回去教家人。家人年纪大了,学得慢孩子们也不急,因为先生说了,一天认一个字,一年就能认三百多个字了。
有先生的引导,盛华区除少数实在没天赋的人,大多数都认得几百个常用字了。
盛华区的和北境的成功,说明这样的办法是可行的。
本来那些送去的学堂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想多认几个字,出来后好找工作。因为不追求科举,所以他们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四书五经这些比较难懂,只有追求科举的人才会学它们。
其他人学习常用字就可以了,年纪大天赋又不错的一两年就能从学堂出来。当然也有可能留下继续学习,参加科举。
这些都取决于学生和学生的家庭,学堂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