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332)

作者: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3 08:34 标签:无CP 爽文 系统 穿越时空 轻松 天之骄子 读心术

  太子詹事斩钉截铁:“对!就是这样!”
  【什么啊,根本就不是。】
  许烟杪开始“偷偷”揭老底。
  【明明是太子派人在岛上传播,说学习儒家经典的人,可以凭借背文章兑换蔬菜和油盐酱醋。】
  ——在新岛上,没有蔬菜种子,根本没办法种植蔬菜。油盐酱醋更是难得。
  【那些倭人一开始为了生存去背,还暗地里记恨这事。后来就慢慢觉得,孔圣人不愧是救世主,学习孔圣的思想,就能得到短暂的救赎。】
  大夏君臣:“???”
  救赎???
  这也太夸张了吧?!
  本来许烟杪也觉得夸张,直到他看到了——
  【新岛上是土著当官吏来治理土著?正是因为是同一族的人,反而比华夏人当官吏治理他们,更加凶狠,更加残暴,更加毫无人性?!】
  【因为他们自己在受大夏这边的欺压,所以他们更加凶狠地欺压同族人?】
  【而那些倭人民众通过背诵孔孟思想、儒家典籍来换取生活必需品,然后这些必需品私底下还被同族的官老爷搜刮个七七八八——而那些官吏不敢全部搜刮完,是因为还需要他们活着继续去背典籍。】
  【所以久而久之,在这些被欺压的倭人眼里,孔孟就是救世主,因为孔孟他们才活下来的。】
  【所以他们眼里,孔孟相当于西方的上帝,大夏人就是西方的天使,后来天使拎他们去挖矿,他们还挖得特别虔诚,没一个想试着逃跑的?】
  【这……不得不说,太子确实通人性啊。】
  许烟杪简直一阵恍惚。
  原来还能这么玩儿?
  那以后就能用倭人挖矿,解放华夏部分矿工了?!
  这算什么?废物利用?
  【嘶——】
  【我都没注意,除了挖矿,这一年里,国内好多工程都是让倭人去干的。什么修路、修水渠、运粮食……哦豁,十来万的倭人修完上个地方就被赶去下一个地方修,修完就又赶回新倭岛。】
  工部尚书啧啧了两声。
  心说:这不完全是苦力吗?
  不过也好,有倭人当苦力就不用苦华夏百姓了。而且不是自家百姓,用起来也不需要疼惜。
  正好,这样还能另类解放民力。那可是十几万的民力呢!
  *
  大夏君臣都看出来太子在打什么主意了。
  直接坑杀会使得周边国家惊惧不安,但如果是让人做苦力,慢慢累死,那就不关我大华夏的事了。
  ——俘虏本来就是要送去做苦力,比如修城墙啊,捣米啊,修路啊什么的。你撑不下来死了,是你身体弱。
  让他们学孔孟,只是一种控制手段,避免他们逃跑。让他们融入华夏是不可能的,毕竟,别的不考虑,但小白泽的心情必须考虑。
  许烟杪倒是没有看出来那么多,他只是纯粹觉得,既然矿一定要挖,路一定要修,苦别人百姓比苦自己家百姓好。
  过去一年里,这些苦力还修了两条驰道,让大夏往某些偏僻的地方运粮更方便了。
  【说起来,这也算教化吗?】
  许烟杪很茫然。
  朝堂上的儒家弟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内心尖叫:算啊!当然算!使蛮夷学孔孟,那就算教化!
  我大夏就应该有这样的宗主风范,以孔孟之道,教化四方!
  好巧,太子也是这么说的。
  “陛下,既然倭人这般禽兽都能教化,那海外其他人也可以,”
  “臣请多开海关,使儒家弟子能够随意出海,令蛮夷戎狄得沐孔孟。”
  朝堂上的儒家弟子:“!!!”
  那颗心就疯狂跳动了。
  谁能拒绝青史留名,族谱单开一页啊!那可是教化之功,太子点化了我们,一手儒家经典,一手火铳大炮,那也是教化,对不对?
  开!
  这海关我们支持开!!!
  谁不支持就是跟我们儒家过不去!
  对此,太子只是微微一笑。
  你看,谁说支持开海关的人占少数。只要找准共同利益,就能把朋友变得很多,很多。
  作者有话说:
  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鲁迅
  *


第216章 文化大爆发
  太子本来以为没人会反对了。
  一旁冷不丁传来愤怒的:“殿下!”
  权应璋杵着拐杖从座椅上站起来, 面带怒色。
  ——他这样年纪的人,在朝堂上是可以有座位的。
  “殿下可知造一艘船要多少钱?可知出海有多少危险?可知土著有可能吃人?你这是用名利来诱惑天下士子去送死!殿下,臣托大, 如今以太傅身份, 以太子之师的名义, 想劝殿下三思而后行, 此策并非不好,只是需要从长计议。”
  变故仓促而起, 群臣一片哗然。
  但仔细一想, 也确实有道理。
  教化天下确实很有诱惑力,却也很容易让人丢掉性命, 尤其是现在大夏海军不算特别成熟, 如果大夏百姓真的在海外被欺负了,他们也不一定能让那些国家付出代价。
  如果奔赴海外的士子死亡人数过多,哪怕提议的人是太子, 也会受到极大的非议。
  要知道,谗口中伤,金可铄而骨可销。
  他们果然不如权公老成持重啊……
  太子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也确实又不妥当的地方, 正要开口, 却听权应璋大义凛然地说:“此事让老夫先去蹚浑水吧, 你们还年轻,老夫已然八十九了, 不怕名声尽毁, 像那个生产土豆、红薯的大陆,土人众多, 不通礼数, 无有教化, 便让老夫去试试吧!”
  大臣们:“……”
  呸!老匹夫!不要脸!
  儒家的立刻冲出来——
  “陛下!臣支持太子的想法!”
  “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
  “陛下!臣有好友十余,皆是大儒,倘若有攻讦,他们必会提笔相助!臣不怕非议!”
  里面还有不少古文学派的学子,丝毫不惧得罪古文学派的掌舵人!
  开玩笑,这可是祠堂C位,族谱单开,头香居士啊!
  这要是真的使一个大陆的蛮夷都信儒家,配享文庙!!!
  拿命换都值了!
  以后文庙里孔子排第一,孟子排第二,第三就是“我”!你冲不冲?反正我冲了!
  *
  “儒家教化新倭岛蛮夷”这件事传出去了。当然,传出去的都是非常政治正确,很有教育意义,能让天下人振奋的故事。
  就像是,朝廷只会宣扬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文化,顺便再配上一张和蔼可亲的孔夫子画像。绝对不会主动告诉广大民众,你们慈祥的孔夫子实际上是身高九尺六寸,箭术高超。
  也不会告诉他们,孔子的徒弟子路,七十二圣贤之一,当初是穿着军装拿着剑去找孔子辩论的,然后传闻是被孔子打服了,才当了他的徒弟。
  ——毕竟“子路陵暴孔子”,看这个性格,怎么都不像是被“以德服人”。
  当事情传出去后,天下儒生、士子极度亢奋了,出现不少士子一人、一书、一弓、一箭就往国外去了。
  有钱的造船出海,去半岛,去新大陆……
  没钱的靠双腿或者努力买一匹马,去草原,去塞外,去陆上国家……
  教化天下一直以来就是儒家的终极理念,就连季岁都麻溜地辞官,决定去征伐新大陆。
  华夏史称——文化大爆发。
  别国史称——文化入侵。
  老皇帝对此算是喜忧参半:“不少有能力的士子都跑去国外讲述学说了,那谁来给大夏当官?”
  而他倾述的对象一般都是窦皇后。
  窦皇后沉吟两息,问:“如今官员储备不足么?”
  “倒也不是。挺足的,上千人等着当官,学识也不低。”

上一篇:情杀仇

下一篇:找错反派哥哥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