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274)

作者: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3 08:34 标签:无CP 爽文 系统 穿越时空 轻松 天之骄子 读心术

  便有官员出来,责问:“白银存放在银库中又不会跑,如何需要动起来?反倒是税收以银为主,百姓需要先将米麦兑换成白银,再把白银缴纳给官府,这其中门道便能增多,以往多少百姓是因此倾家荡产,不知公主是何居心!”
  万寿公主平静地说:“以银为税物,比实物为税物更便于百姓运送。何况,我并未说田赋全部以银缴纳,百姓依旧可以按照需求与需要,缴纳粮食、生丝、原棉以及织物。”
  万寿公主对着老皇帝再次拱拱手,决定用一个很直观的数字来表达为什么粮税变成银税,能够方便运输,减少徭役——因为运送税收,那也是要征百姓来运送的。
  “此次江南漕粮四百万石,若折成白银,只需运送百万两白银即可。”
  作者有话说:
  结尾参考明朝正统年间“金花银”事件。
  *
  顺便,只要去看明清的税收单子,就会发现,明清以银纳税,但是同样也有粮食、生丝、原棉、织物这些税收记录,这就证明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所以我文里,公主对此的用词是“以银为主”,而不是“只以银纳税”。
  *
  本章所有和白银税收有关内容,全是参考了明清税收的情况。
  并且由于大夏有足够的银矿(主要是打下了倭国),反而比历史上更容易发展银本位。历史上由于大量白银是来自国外,华夏本土银矿不足,导致脖子被卡,一旦跟国外的白银贸易有问题,华夏就会银荒,然后就经济萧条。
  (也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白银来源是海上贸易,明清政府失去了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权。从而导致在对西方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再直白一点,那段时间里,明清经济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全来源于西方卡不卡我们的白银)
  *


第176章 陛下,你也不想偷偷削武官底薪的事情,被发现吧?
  数字是最直观的东西, 四百万石粮食和百万两白银这个差别一出来,大部分官员面上表情都变得若有所思。就连出来反驳万寿公主的那个官员,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万寿公主更进一步拿出自己的数据:“过往税收, 是由官府指定粮仓, 百姓将粮食运送到此仓, 而中途的粮食损耗由百姓自己承担。”
  其中就包括了, 路途颠簸粮食散落的数量,还有百姓中途吃饭吃掉的数量。
  “曾经就出现过一次解运距离过远, 三车漕粮, 运输之人吃掉一车半的情形。也就是,实际上, 百姓看似只需要交税交足三车粮, 实际上却是要交四车半。”
  万寿公主给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但倘若征收白银,百姓运送白银,只需在运输路途中, 于当地直接买粮食食用,损耗便会少很多。”
  她这么思索很有道理。
  但一项政策出来,必然是要经历质疑。
  又有官员走出来, 语气很好的询问:“郎中此举确是欲为百姓牟利, 可倘若有官员恶意在夏税秋税期间, 抬高银价,这又要如何应对呢?”
  ——这是一个从县令升上来的官员, 对基层的情况很是了解。
  万寿公主沉吟两息, 道:“万变不离其宗,此事可以按灾时, 商人恶意抬高粮价的对策来处理。”
  也就是, 税收期间由朝廷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 定好各个地区的银价,不允许私自涨价。
  然后由御史及锦衣卫监视天下,严惩恶意抬价的官员和商人,一旦发现有人藉机抬高银价,不仅要追回其非法所得,还要给予严厉的惩处,以儆效尤。
  这些在万寿公主呈上的奏章里都有写。
  那个官员流露出赞同的目光,点了点头,又对着老皇帝拱手:“如此,臣无异议了。”
  户部右侍郎魏仁出列:“陛下,臣认为此举应当先选几个府实行,确定其可用,再将之推行。”
  老皇帝点点头:“确实需要……”
  【哦豁!试点啊!】
  大夏君臣:“!!!”
  许烟杪你怎么这么快就回神了!不再多看一眼到底是什么让你眼熟吗!
  你这样,等会儿我们还得分心去听你带来的热闹,一心二用好辛苦的!
  老皇帝坚强地把剩下的话说完:“确实需要选几个府实行,卿家可有想法?”
  户部右侍郎轻轻松松就甩出了几个数据:“如今大夏一岁之田赋,最多不超过两千九百五十万石,其中,一千二百万石由地方支配,余下一千七百五十万石中,四百万石来自南方,一千三百五十万石来自北方,但,其中七百五十万是军费,也就是说……”
  他抛出最后的答案:“需要运输到京师的粮食,南方是四百万石,北方是六百万石,南少北多,应当在北方选两个运输粮食不便的州府实行此政,再在南方选一个同样运输不便的州府,实行此政。”
  【哇!】许郎在心里鼓掌:【这些数据都是平时记下来的吗!】
  户部右侍郎整个人简直像吃了仙丹似的精神焕发。
  甚至恨不得昭告天下。
  他!魏仁!今天被白泽夸奖了!今天必然福星高照,运气斐然!
  ——重度迷信患者。
  没忍住,又炫了一下自己对于数字的敏感:“说到税收分配,往年全体武官俸禄折成银约莫是十余万两,今岁提到近二十万两了,陛下隆恩浩荡,如此宽惠厚爱,臣虽为文官,却也为之感怀。”
  上首,老皇帝愣了一下,咳嗽一声,语气一转:“这事不必特意拿出来说。武官为朕出生入死,提一下薪水,是应该的。”
  “陛下!!!”
  全体武官热泪盈眶。
  老皇帝:“咳咳,继续说税收之事,些许小事往后不必再提。”
  【因为偷偷扣了武官的俸禄,怕提多了被发现?】
  沉默,是今天的武官们。
  有文官好友悄悄摸摸地,在御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问一句:“你还好吗?”
  那武官干巴巴道:“有点晕。”
  文官好友拍了拍他的肩膀,同情地说:“节哀。”
  而户部右侍郎人已经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捅出这个事情来。
  他知道了!
  户部右侍郎面带焦色。
  看来是他今天运道特别不好,说不定会碰到丢官或者砍头的大事。但因为小白泽的福气护佑,变成了这种不涉及性命的祸事!
  没错!肯定是这样!
  户部右侍郎正了正有些歪的玉笏,“呼!”地吐出一口气。
  【说起来,文官没有扣吗?我看看……确实没有扣,虽然很大可能是再扣就活不下去了,薪水已经没办法让从九品小官每天吃肉了。武官好歹还有老皇帝假借扶持文武平衡的名义,时不时给一波赏钱续命。】
  老皇帝:“……”
  许烟杪,你别夹带私货。任何一个朝代,从九品小官也没办法每天吃肉。
  武官们哀怨的目光看向老皇帝。
  陛下!你别不看我们!这怎么一回事,你说清楚啊!亏我们过去还觉得我们是你心尖尖上的武官,才得到你时不时的赏钱呢!
  老皇帝:“……”
  啊……这个……那个……
  老皇帝两眼盯着自己的鞋子,仿佛透过鞋面能看到由于高强度种地,有些脓肿的脚背。
  【不过,老皇帝也不容易。前朝留下的那堆烂摊子,他花了三十五年都没恢复过来。】
  【比如说那个历法计算错误,导致亩产一直提不上去。】
  【还比如币制混乱……】
  【又倒霉碰上连年天灾,每年国内不是水灾、旱灾,就是蝗灾、雪灾的,近几年才稍微好一些,没那么频繁了。】
  【又不能直接和武官说:现在国家困难,你们削一下薪水,大家一起共度难关。人家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勒紧裤腰带打天下,不是为了打下天下后还继续勒裤腰带,他们也早过了靠理想就能生活的年纪了。】

上一篇:情杀仇

下一篇:找错反派哥哥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