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大将军的读书郎 上(11)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23-07-19 11:50 标签:穿越 家长里短

  温润过去一看,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女人,正被杨大婶抱着哭呢。
  杨大叔有些手无足措的站在那里,无奈的看着两个女人抱头痛哭。
  “杨大叔?”温润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声。
  “啊?温秀才啊!”杨大叔赶紧招呼他:“进来说话。”
  温润这才推开杨家的大门,进了来:“这是怎么了?”
  “这是你婶子的妹子。”杨大叔有些落寞的道:“被夫家给休了。”
  温润张大了嘴巴!
  这个时代,可不流行离婚这一说的,被夫家休弃的女子,可没好下场。
  就剩下自尽一条路了,就连出家,都要去那种十分落魄的庵堂才行。
  有娘家都不会要这种被休弃的女人,在这个时候,这种女人有一个名字,叫弃妇。
  “什么原因?”温润也皱起了眉头。
  休妻可不是那么好休的。
  要知道,在古代休妻的七条标准,还得先说说七出和七去,其实七出和七去(也称七弃)是在封建社会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
  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
  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有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那就是三不去。
  七出一词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出现,但其内容则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又称作“七弃”。
  七去的内容如下:
  “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无子”
  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
  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
  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
  也就是说,妻子五十岁之后,再没有孩子的话,就可以给丈夫纳一个妾,生的儿子就是家里的长子了。
  不过唐宋之后,随传统“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是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
  “淫”
  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
  “妒”
  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为妻纲”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的混乱,而许多看法中,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
  “有恶疾”
  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zī)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口多言”
  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窃盗”
  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
  最主要的是指妻子偷盗婆家的东西,送回支援娘家。
  而三不去,孔子家语》上说:“三不去者,谓有所娶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后富贵。”
  为什么呢?
  “尝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
  其实也就是民间流传的“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个“三不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女子的利益:“无所归”不去,即在娘家已经没有人在世的情况下,妻子可以不被逐去。
  “与更年丧不去”,意思是和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的妻子可以不被逐去。“先贫贱后富贵”不去。贫贱是娶的妻子,丈夫若富贵后想逐妻的话是不被允许的。
  哪怕是农家小户,不太讲究,但也绝对不是想休妻就休妻的,一个村子的风俗,也很重要。
  要是你们村子想休妻就休妻,那以后谁家姑娘会往你们村子里嫁啊?


第14章 刘翠花
  看这哭哭啼啼的样子,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误啊?
  温润想问但是不方便开口,还是杨大叔喊了一嗓子:“别哭了,进屋里去说。”
  这才让杨大婶抬头,看到了温润,赶紧抹了把眼泪儿:“走,妹子,进屋里去说。”
  夏天天亮的早,温润估计了一下,现在也就早上四点多,天才亮了没多久。
  这个时候,就算是勤劳的农家人,也还在睡梦中呢,你这么哭哭啼啼的,一大早上的,多晦气不说,也扰人清梦啊。
  杨家跟王家不一样,杨家是有大人在的,是个真正的农家院落。
  正房三大间,他们夫妻俩住东边,孩子们住在西边,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西边的是仓房,包括粮仓在内。
  东边的是杂物间以及车马房。
  农家人的厨房就在自家正屋的后面,那里有伙房和柴房以及水房混在一起的一个房间,前后都有三五亩地的菜园子,一年到头来,都指着菜园子吃菜呢。
  因为古代农家的地,那也是有讲究的,农家的田地只种粮食,种什么看你自己,但是不能种植粮食以外的东西,最多准许农家有个三五亩地种菜吃。
  可农家一户才多少亩地啊?一般也就准许用这点菜地种点大白菜、大萝卜、土豆子之类的秋菜,以防止百姓冬天没有菜吃。
  人口少的人家还行,人口多的,大人孩子加起来十几口子,就算是五亩地的大白菜,也不够吃啊。
  何况也不能都种大白菜吧?
  专门种菜的农人不是没有,那叫菜农,他们的田地只能种菜,不能种粮食!
  要种的话,同样只有三五亩地,这就是官府的规定。
  因为要是菜价贵的话,都种菜卖菜了,哪儿有那么多人吃菜呢?人都是要吃粮食才能活命,光吃菜吃得饱吗?何况朝廷税收要的只有银子跟粮食,最多还有布匹。
  其他的就没有了。
  古代粮食排第一位,其次是布匹,第三才是铜板。
  在一些偏僻之地,更是还维持着以物易物的方式,而不是花铜板买东西。
  所以在农家,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菜园子种菜,供给全家吃菜,至于地里头,种的都是秋菜,长的好不说,也不用太麻烦的管着。
  而老杨家的前后左右都是菜地,两口子勤快得很,都种满了。
  温润的王家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家,儒生加三个孩子,能种多少啊?种了也吃不了,不过还是种满了菜园子,吃不了,弄成干菜,腌咸菜也行。
  而他们家后菜园子的后面,还有茅房跟禽圈。
  里头养了鸡鸭鹅,西厢房的南边养了一窝看家的狗狗。
  温润跟着进了房间,看到他们家三个孩子在门口胆胆怯怯的看着他们。
  被杨大叔给撵了回去。
  剩下大人们就好说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温润坐了下来:“一大早的就听见哭声,婶子,这是您妹妹?”
  温润这人跟普通的农人不一样,杨大婶的妹子也不敢大声哭泣了,只流泪呜咽。
  “是我妹子,你叫她翠花婶子就行了。”杨大婶也抹了把眼泪儿:“咱们莲花坳就是个流民安置地,可惜当年多少户流民到了这里,活下来的就剩下这几家了,你来了这么长时间,我也不瞒着你,你看王家,只有他二伯家这么一户亲戚了,外家都没有吧?”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