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的七十年代(116)
高考,这个改变命运的大事,她也是格外看中的。
只是比起其他来时已经请了几个学的好的,出题凑了套卷子模拟考了几次,结果还不错,心里还算有些底的人,她这会儿格外忐忑。
沈默无意间已经看到过几次,人在那咬指甲,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81章
高考一过, 青山自习室也没了往昔的拥挤,那些背着行李包裹孤注一掷,请了长假的其他大队知青们道了谢, 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他们已经在这段时间里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唯有等待了。
当然等待的时间也不清闲, 提笔刷题的手转头又握着锄头铁铲, 扫雪除冰、挖水渠, 干起活来。
这一晃新年过去, 春光又临大地。整个青山大队一片喜气洋洋, 没一会儿外面再次响起一阵噼里啪啦, 这些日子来一串串百子炮炸的好欢喜。
沈小锋、黑蛋、老虎牙几个都半大少年领着群孩子,捂着耳朵不躲,还一个劲的往上凑去捡那没炸到的空炮。要是往常少不得被自家爹妈揪着耳朵教训了, 不过这会儿左一句右一句的恭喜声中,他们那里还顾的上说道他们。
这段时间,邮差都连着往他们这里跑了好几趟了。
以往老沈家那是包子有肉不褶上,老早就有两个大学生, 在县城当着干部, 小儿子去了部队,转业之后更是厉害,虽然离的远着,不少人没少说酸话。但是那有什么, 孩子过的好才是真的好。
何况,看看人家沈家老两口,虽然也跟着他们下地,但是他们是为了生活, 人家是闲不下来。每天琢磨着各种好吃的投喂完大孙子孙女,家里碗筷桌凳,其他事情就都不用管,甩甩手捧着大匣子在村口和自家老结伴听起各种抗战锄奸故事。
那日子过的多滋润呀。
现在更是了,除了知青那边,整个青山大队就属老沈家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最多。其中最打眼的就属沈家那三个半大的女娃,满打满算不过十四出头,挨着点十五,都考进了帝都。
沈苗沈婵两个都是燕京大学,一个填报物理学,一个管理学。至于沈姝,她少时便立志,到如今丝毫未动摇,这会儿也顺利收到帝都军校录取通知书。
一个个虽然年幼,但是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却好不含糊,丝毫不需要沈默他们操心。
大的就更不用说了,萱草考入帝都中医药大学,赵无争同样考入燕京大学,和自家天才小姨子成了校友,就读中文系。
怀孕期间艰难备考的沈芽,到底是后来紧赶,靠着自家两个聪明绝顶的妹妹,补课猜题出卷,硬生生的带飞,进了天津师范大学。
这也是当初众人帮着参谋选的学校。沈芽的分数,填报帝都这边的学校实在悬乎,最后折中选了天津,离帝都来回还算方便。
两夫妻若是有心,一学期偶尔还能见上次把。
至于小南小西,两孩子成绩也不差,但是最后一致都选择了本省大学。
可以说,沈家这边自个家的孩子。凡是去考的,不仅都考上了,还考的老好了。那怕就连知青那边,那不少可都是大城市下来的孩子,最后那么一堆人,可不就周衡那小伙子一个人进了燕京大学,其他人也多考上了,但是比起来到底没沈家孩子厉害。
沈家苗儿,姝丫头她们的录取通知书,当初可是县里管着教育的局长亲自送来的,而且还亲口赞许过人家这个叫做少年天才。
这可不给他们青山大队长面子嘛。
唯一可惜的就是默娃那孩子没有参加,不然他们青山大队的大学生又要多一个了。偏他这人自来就和寻常人不一样。当大家都想着法的进城,他就不愿意的,比起城里更喜欢他们这个山坳坳。
真是奇了怪了。
不过这样一来,占便宜的还是他们。
不然默娃真走了,往后他们那里不舒服只能忍着,忍不动了去县里医院。费钱不说,就怕折腾一番最后还没个效果。
......
这边青山大队的村民尚且骄傲高兴,更何况沈家自家人了。特别是沈大材和沈老太太两母子。
原本不爱凑热闹,少言的沈老太太,这些天可没少出来溜达。即便再掩饰那仰着的头,还有那满脸的骄傲劲头,即便不说话,突然冷不丁的站在人群中,还是格外惹眼的。
为的是什么,众人那有不知道的。当下少不了挨着把她家芽儿和苗儿狠狠的夸了一遍,这倒也是真心实意的。
实在是羡慕呀,不说苗儿这样少年天才,就是芽儿,嫁了人那可是大着肚子咬牙学习,最后人硬是考上了大学。
他们队里姑娘和知青成的就芽儿一个,不是他们看不上这些知青后生,说话间其中几家当初也是有意向的,只是他们大队的知青心里还是盼着回城的。一直咬牙坚持着,不愿意松了那口气。
也幸好如此,不然真成了,他们家姑娘可不像芽儿。
再看其他大队,这些年过去,知青和当地人家结亲的不在少数。如今高考恢复,多少人心乱了。
有的人家说什么都不允许知青女婿或者儿媳参加高考,闹的把人头的打破了,最后人还不是绑着纱布坚持学习上了考场。还有的通情达理的,一家人把地里活家务揽了,留足时间给人学习,但是这考上,或者没考上都有的愁着呢。
听着众人夸孩子的话,沈老太再崩不住笑了,眉眼舒展,沉淀苦难和岁月的皱纹轻轻的荡开。
她知道的,自家孩子从来就不比谁差。不管是大材,还是她家孙女。
如今不仅自家孩子们都考上了好大学,其中一份高兴无边还在于,沈妍,那个人疼爱的孙女落榜了,没考上。
她虽然不至于因着那些前尘破事欺负个小丫头,但是人自己作成这样,她可不是要笑出声来。
她曾经朝自家妯娌打听过,她那丧了良心的前夫只认的那儿子,偏又一次歹竹出好笋,是个好的。她听了,这么多年只能咬着牙忍了,只装作好似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如今再看,她家从儿子到孙辈没有一个孬的。倒是他那边心尖尖上的儿子唯有一子一女。这个孙女,她是见着了,脑袋不如她家孙女聪明就算了,还是不清醒的。而孙子听说生来便有哮喘,身子骨弱,不能承载那人自以为的志向和沈家的担子。
只怕心里憋屈着呢,知道对方日子过的不如意,沈老太就放心了,这才乐颠颠往妯娌家去,为了庆祝,默娃那孩子磨不住大材的唠叨,今儿要开坛自己酿的好酒。
不仅大材,他叔,他们惦记,她也馋着想喝上两盏。
.......
别看沈默做饭手艺不行,但是酿酒却很有一手。因着他没走高考这条路,大伯虽然高高拿起,轻轻落下。但是心里嘴上还是没少念叨,有时候说多了,又怨又怕又愁的。
怨自己对大侄子太纵容,怕自家这一没拦直叫大侄子错过了个好机会,两者综合可不把让人弄愁了。
沈默能说什么呢,这些日子可不得尽量顺着哄着让着。这不一听人说庆祝,就抱了一坛子自家酿的梅子酒出来。
这才让早对自家大侄子放在地窖里的好酒,垂涎三尺的沈大材暂时住了嘴。同样欢喜的还有沈阿爷,老蛇头等人,偷偷背着沈默,对人竖起了大拇指。
沈大材毫不愧疚的咧嘴笑,他心里一边愁,也不影响他一边讨要大侄子手里的好酒。除了梅子酒外,里面可还有石榴酒,桃儿酒呢。
大侄子什么都好,就是还是那句话,忒讲究。
不遇到合心的树果材料,说什么都不愿意多酿几坛。叹了口气的沈大材很快便和沈阿爷叔两好的凑在一起商量起烧什么下酒菜来了,老蛇头边上时不时也报个菜名。
.......
一坛酒,就连几个小的也分到一小杯。
酒香勾人的紧,不是甜口的果酒,但是却也不生涩,也不知道各中怎么调和的。入口先是醇香清淡,咽下后过道嗓子口,令人舒适的辣意带着暖气升腾,夹杂着梅子熟透的酒香方才显现出来,连带着通体透着不灼热的暖意。
如同浸透在暖泉里,舒适的感觉浑身架子骨越发轻松。喜事恰逢好酒,沈大材和大奶奶两母子更是越喝越刹不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