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灾难生存(186)
这段时间里面,附近几个村庄陆续迎来了国家安装的工作人员,东溪村却要准备送这些老师去往其他地方,短短几天的相处就积累了不少感情。
最后一台发电机安装完毕,老师们打算连夜开车赶路去下一个地点,尽快让需要的地方安装上发电设备。村里原本还想留他们再休息完一夜,不过他们能够理解那些还没有安装人家的心情,最后只留下他们在这里再吃一顿晚饭。
最新鲜的食材被村民们主动提供上来,今年只种下一点点麦子收获的白面,做成筋道的圆面条,煮熟后放到在井里冰镇过的凉白开中过几道,再浇上调配好的料汁,绝对能够大开胃口。
坐上面的小菜全都考虑到天气炎热的影响,大部分都做了酸辣开胃,就是担心吃太多容易上火,还有一道清凉去火的凉拌苦瓜,苦味轻微到难以察觉,搭配着其余菜式还挺合适。
吃完这顿饭就该离开了,其实这些老师之前去过了好几个地方,不过东溪村是给他们感觉最好的。村民们之间感情深厚,没有因为太阳能设备的安装顺序闹出过矛盾,每个人都尽量帮忙,对他们尊重不说,还老是想给他们塞吃的,这点倒是让他们多了点烦恼。
最后不同的就是闻峥和闻翎父子两个的表现,这几天的接触下来倒真有点惊讶了他们,闻翎这孩子聪明不说,闻峥这个在地里面劳作几十年的农民,却展露出不低的机械天赋,或许他不能清楚解说出其中的原理,但在接触后却能够迅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并上手。
可惜以前没有机会接受相应的教育,把这点天赋给浪费了,不过倒是在他家孩子身上表现了出来。
特地给闻家父子留下了联系方式,老师们让他们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希望这家孩子不要因为这几年的天灾浪费了学习的时光和难得的天赋。
老师们在这天夜里离开了东溪村,载满发电设备而来的车辆,后车厢里换成了村民们硬是塞在里面的,能够保存不少时间的罐装腌菜。
伴随着越发降低的轰隆隆声响,车辆慢慢消失在大家眼前,村民们这才转身回家,望着增添了独特装饰的房屋,脸上绽放着止不住的笑容。
第136章 极度高温-14
太阳能设备开始使用后,村民们生活质量提升了不少,纵然长时间使用空调可能会使极端气候进一步恶化,但在面临不使用降温措施会导致人受到高温带来的生命威胁情况时,人们只能选择现在,然后努力想出办法来挽救不远的未来。
自己家里能够使用空调,这些家长们就不太好意思再让自家孩子再去麻烦闻峥父子两,并且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村民们经常会喊着闻峥和团团过去吃饭。
以前没电用的时候,喊人过去吃饭那完全是让人遭罪的,这会儿问题解决了,全村几乎都在喊闻峥和团团过去。
他们两每天去一家都能去一个多月。
闻峥和团团想要自己呆在家里的时候就直言拒绝,偶尔想出去转转了,就先问问手艺好的那几家今天做什么,选择好了就说一声,等到太阳下山后晃悠着去蹭晚饭。
路上看见他们父子两个的村民全都热情地打招呼,住在吃饭人家附近的村民,自家做的菜都赶紧分一点送过去,或者关系好的,干脆端着炒好的饭菜过去凑个桌。
现如今,闻峥和团团在村里面是地位独一份的超然。
天热吃饭晚,吃完天色黑透了,但也没有多少想要睡觉的心思,夏日里天热就容易少眠,回家也没事还不如就聚在一起,看看电视里播报的最新新闻,再顺便和乡亲们乱七八糟着聊着天。
聊着聊着话题就绕到团团给孩子教课上面去了。
大人们总是容易出现这样的毛病,在夸奖完团团后,突然有人向屋里其余的孩子抛出了各种问题,又关心最近不去上课后在家的学习进度,本来玩得开心的孩子们露出了尴尬的笑容,摆明不想提起这个扫兴的话题。
就连乐意学习这几天来老是用手机向团团问问题的孩子,都太愿意回答这些问题,偏偏还有家长不以为然,在旁边起哄催促着自家孩子赶紧回答。
闻峥在心里面轻轻叹了一口气,刚想开口改换个新的话题,电视上面出现的新闻引走了大家的注意力。
无可奈何的迁徙开始了。
国内部分高热地区已经到达以往热带才会出现的温度,空调等一切制冷设备都变得没那么重要了,高温带来的是水源的极度缺乏。
电视上那成片干裂出深深缝隙的土地,对于以往经常遭遇水灾的东溪村村民们来说,还真的是在电视上才会看见的场景。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干裂的土地已经无法容纳任何植物生长,深深的水井中只剩下微薄的水量,这里的水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地人的生存需要了。
比起将别处的水源千里迢迢运送过来的办法,将人迁徙到水源较为丰富的地方生活,是个更为合理的选择。
国家给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大部分人都听从安排开始收拾着家里面的东西,可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却摇着头不愿意离开。
面对着别人的劝解,那位精瘦的老者坐在地上,半分不顾及经过太阳照射有些过于滚烫的地面,手里抚摸着没有半点水分的土地,用力硬是抓起一块泥土,几个手指使出力气,再往前面一扬,细碎的黄沙纷纷洋洋地洒落在地面。
老者面上的表情似哭非笑,多种情绪交杂的复杂表情不是能够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是让所有看见的人都感受到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干涩感。
“我小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大旱,那是我的两个哥哥省下他们自己的口粮,才让我一个人活了下来。后来,我本来以为日子会变得越来越好,咱们的政府是真的给我这辈人带来了希望,让我以为子孙后代们不用再经历我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可偏偏天老爷就是不想让人好过啊。”
老者的声音没有丝毫哽咽,即便是最后抱怨上天的那句话语都格外平静。他拒绝了旁人的搀扶,伸手扶着还烫手的地面坚持自己站了起来:“我都这把老骨头了不想再折腾,就让我留在这里,井里还有些水够我一个人用了。”
这话说起来容易,可把这么大年龄的老人独自留在这片变得难以生存的土地上,出点什么事情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这个坚持留下来的老者,早已心生死志,与其搬到远方多挣扎着活上几年,他宁愿长埋于家乡的泥土之下。
旁边劝说的政府人员和拍摄的记者都没能说什么,后来闻峥在网络上果然看见这件事成为讨论的热点,评论里倒是没有太多的指责,“换个人我估计早就骂出口了,可看着这位爷爷却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
屋内看见新闻的人都沉默了,整个屋内最响亮的就是这个正在播放新闻的电视。原本因为装上发电设备出现的高兴情绪一点点低落下来,在不少地方他们的同胞需要做出痛苦的抉择。
他们能坐在舒适的房间里看电视,也只不过多了几分运气。
“故土难离啊,要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谁会愿意远走他乡,换成是我也不愿意再离开村子。”屋内的一位老人看着电视上面的场景感同身受,掩饰性地低下头,用手背快速擦拭掉眼角冒出来的泪珠。
在场的其他人都注意到了,顺着老人的话头赶紧劝解起来,可大家再也没有闲聊玩乐的心思,彼此告别回家后,整个晚上脑子都无法控制地回想这些场景。
可凭他们的力量又能做的了什么呢。
每天能做的就只是关注着新闻上播报的最新进展,空闲的时间就先让自己忙碌起来,早晚在完成村委给大家安排的体力工作。在炎热的白天,不用剧烈运动的活动最为受欢迎,那些年轻人快要忘却的手工制品在村里再次热了起来。
一旦闲下来,心里老是还惦记着。所以当电视上显示的迁徙部门前往的目的地有他们怀阳市三字时,部分村民就警觉起来,等到村长宣布的确会有部分人员迁移到他们村后,村里没有发出任何反对的声音,还将满腔的难受和对于同胞的爱护化为了实际行动,迅速在村里面给他们准备居住的房间。